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一位秀才考了儿子的对联 儿子没出 秀才说了一句话 流传千年!

时间:2023-10-04 05:36:01

相关推荐

一位秀才考了儿子的对联 儿子没出 秀才说了一句话 流传千年!

中国是一个孝顺的国家。以孝道为核心思想的文学作品也很多。《二十四孝》讲述二十四孝故事。虽然孝顺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品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众所周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都是祖先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

我们也习惯称这种文化为"俚语"。俗语虽然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但实用性很强。当人们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及时指出前进的方向。在这些言语中,相信大家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并不陌生。这意味着我们的子孙将拥有他们自己的祝福和幸福。

老年人不用太担心,不用为他们操心,也不用为他们太辛苦。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话中其实还有第二句话,而第二句话的实质,却很少有人知道。当你的父母不能为你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时,你的爷爷奶奶也许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们常常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使做了父母,再多的担心、再多的难过也没有用。

其实,这句话在元代流传很广,但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句话。能否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给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孙子做牛做马"。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

其实,这句话并不符合中国父母的育儿理念。中国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为他们寻找幸福和未来。有句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牛做马。"。从表面上看,家长应该为孩子规划,为孩子铺路。但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好好闯一闯。

如果父母只在温室里保护孩子,孩子离开温室只会枯萎得更快。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中的"包来制三探蝶梦"。相传,明代有一位姓罗的秀才。由于家境贫寒,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他决定当一名教师。罗秀是妻儿老小的家庭。

当了老师后,他离开了妻子,教她做家务。但罗秀才的妻子原本是个大姑娘,对家务事并不熟悉。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很不容易。罗秀才请假探亲时,才知道儿子已经7岁了。罗秀才看到孩子很高兴,想要考验一下自己的孩子。只见罗秀才指着蓝天说"天",并让自己7岁的孩子拿出对联。

然而,平日里帮妈妈做家务的儿子已经好几天没上学了。于是妻子很着急地指着地上,却不小心指到了"鸡粪",儿子看到后回答罗秀才"鸡粪"。听到回答后,罗秀才很生气,问"爸爸"什么是对的?妻子又想提醒儿子,就指了指自己,孩子看了一会儿,回答说"奶"。罗秀才听了这话,顿时气得跺了跺脚。他为孩子们的愚蠢感到非常难过,也为自己的科举经历感到难过。

结果,罗秀才一怒之下当了和尚。罗秀才再次离家出走后,妻子后悔没有给孩子们应有的教育,于是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不过,罗秀才的儿子其实很聪明。读完后不久,他就成了一名博学的读者。此外,罗的儿子还通过了科举考试,获得了状元。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获得了冠军,还专门举办了生日派对感谢母亲。

罗秀才知道后非常高兴,不停地往家里跑。然而,门口的仆人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告诉外面的和尚去拜访他的亲戚。于是,妻子叫仆人把钱交给和尚。一时间,罗秀才恍如隔世,便在墙上题诗一首:"离乡十八秋,不受千金米,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人家做马牛。"

所以,下一句"幸福的孩子"就是"不给孩子做牛做马"。其实后半句是告诉天下的父母,孩子会有自己的福报和道路可循。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强求,也不能忽视,否则会适得其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明悟;;输2023-12-07 05:35明悟;;输[重庆市网友]210.56.215.58
    这个故事真有趣!句话流传千年秀才果机智!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才女比文招亲 出上联无人应答 秀才的下联让她又羞又气

才女比文招亲 出上联无人应答 秀才的下联让她又羞又气

老人们常常会说出一些老话来提醒现在的年轻人,用来警示和告诫,在他们的话语中总是会出现一个字眼缘分,他们认为缘分到了该来的都会来的

2023-12-23

秀才的心上人被夺 作下一首诗 最后一句衍生2个成语 千古流传

秀才的心上人被夺 作下一首诗 最后一句衍生2个成语 千古流传

很多电视剧大都有这么一个梗:一对颜值很高又很相爱的男女,因为无权无势,最终劳燕分飞,天涯陌路。其中的原因,以女子嫁入豪门最多。当然现实生活也不

2023-10-13

崔郊本是穷酸秀才 凭一首诗得到美女与钱财 诗中一句话人人皆知

崔郊本是穷酸秀才 凭一首诗得到美女与钱财 诗中一句话人人皆知

才子们能够流传下来的孤篇,不少是技压群雄,最有名的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曾评论这首诗,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014-04-08

农村俗语:男占三八是秀才 女占三八必寡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男占三八是秀才 女占三八必寡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说男占三八是秀才,女占三八必寡,来源也早就说不清了

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