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英国人亲眼目睹了清朝刑场的斩首 看到围观群众欢呼 留下了评语

时间:2023-10-04 03:15:01

相关推荐

英国人亲眼目睹了清朝刑场的斩首 看到围观群众欢呼 留下了评语

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罗素(英)

文章分类|历史奇文

文章字数|2608字,阅读约6分钟

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作了无数启发民智的文学作品。其中,“药”应该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茶馆老板华老栓夫妇以革命者的血馒头为药导,为儿子小栓治好肺结核的故事,以冷静辛辣的笔触揭示了长期封建统治给民众造成的麻木与愚昧。

鲁迅总是用一种类似超然者的眼光来看待当时的人们。无独有偶,在这个不正常的时空里,两位英国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这样的中国。他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晚清的整个社会。他写了一本民间书,叫《龙旗下的臣民》。

说到龙旗,笔者回忆起曾经广为流传的野史。他说,由于晚清只有国旗,没有国歌,1896年巴黎世界运动会开幕式上,晚清重臣李鸿章站在中国国旗黄龙旗上高唱《茉莉花》,维护国家形象。

李鸿章是龙旗下的臣民。他与千千万万受封建制度绝对压迫的臣民无异。他是个奴隶。

而那些在刑场观看斩首的人,都是奴隶的奴隶。

大戏开场:一场斩首“大戏”开始前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有一段尽人皆知的弃医从文经历。他曾感叹,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故事的起因是为了见证清末一个愚民在看“砍头剧”。当人们面对一个个革命者的惨死时,麻木了,甚至拍起了手。

这虽是鲁迅的简短解剖,却已令人心寒,不忍读之。《龙旗下的臣民》一书正是描绘了围观者斩首的情节。

“窥私欲”是写进人类基因的东西。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绝不可能拒绝看戏,窥探他人的疾苦,以求安慰自己,享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乐趣。

这两位英国传教士清楚地描述,下午四点半,在广州沙面刑场,刽子手会举起大刀,落在犯人的脖子下。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不到4点,行刑的街道上就已经人头攒动,人们翘首以盼大戏的开演。

众人翘首以盼,仿佛在期待一场不起眼的大戏。国民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恐惧,只有淡淡的期待和麻木的微笑。

更让人无语哽咽的,是看完“大戏”前,书中对交易的描述。

按照当时的规定,刑场行刑是严禁其他人观看的。刑场外设置了一扇巨大的木门,阻止群众围观,并有一小撮士兵把守在门口。

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如果你相信这些士兵口头上说的话,你会认为他们宁愿死也不让你进去,但只要他们亮出几个硬币,奇迹就发生了,他们为我们打开了大门。”

只要交少量的钱,就能轻松打开庄严的司法大门。只要有一个人给钱,你后面的人就会冲进去占便宜。

他们是封建龙的臣民。说得好听一点,臣民其实是奴隶,是被当时畸形的社会制度异化的产物。既没有同理心,也没有同情心。他们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热血和同情心。

大戏高潮:一场斩首“大戏”中的各方角色

俗话说:你方唱罢我登场。游戏如人生,人生如游戏。由于人们看《斩首》像看戏一样,舞台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这部斩首大戏中,涉及到四类人物--观众,罪犯,刽子手,以及与自己无关的作者本人。

在喧嚣中,一群不太专业的所谓士兵将15名犯人带入刑场,场内的人们顿时发出令人不寒而栗,冷漠而麻木的欢呼声。戴着脚镣和脚镣的犯人像马戏团的猴子一样跪在刑场上供大家指点玩味和取笑。他们累赘的长辫子这时起了新的作用,上面插着一个写有“行刑许可证”字样的竹片。

冷漠的刽子手们站在犯人旁边。他们的相貌平凡,和当时所有军官的相貌一样,与想象中的凶猛魁梧完全不同。刽子手们让犯人面对观众,把他们分成两排,就像所有最炙手可热的名人一样。两名刽子手各司其职,各显神通。一人选刀,另一人负责从犯人头上取竹片。

囚犯们变得更加麻木。他们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一个例外。有可能是他们在行刑前吸食鸦片产生了幻觉,也有可能是他为了壮胆,一直唱到头落地。

这个过程很短。刀落在电光火石之间,囚犯被斩首。

观众呢?观众没有同理心,连一丝同理心都没有。当第一个人倒下时,在一阵死神般的冷漠过后,大家突然发出阵阵“哇”的欢呼声,一声接一声,一片接一片,并蔓延到整个刑场,甚至更远的地方。汹涌的人潮中,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幸灾乐祸。

作者评价:不相信中华文明进步

这两位自称中国专家的英国传教士在看完整部所谓的戏剧后,并不禁止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当时所见:“每一个罪犯都怀着可怕的动物好奇心,看着眼前的人的头颅被砍掉,然后把自己的头放在屠刀下。刑场的血迹已经深及脚踝,围观的人都在欢喜而疯狂地喊叫。”。

当所有囚犯都被斩首后,人群来去匆匆。顷刻间,人们似乎得意而享受地走开了,只剩下几个年幼的孩子围着同胞们的尸体起舞,依然温暖,欢笑,打闹。犯人的头颅被官吏扔进池塘,池塘底已经满是头颅。

最后,两名英国传教士采访了其中一名刽子手,刽子手告诉他们,做刽子手并不是他们真正的职业,只是为了挣外快的兼职,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他们甚至抱怨生意萧条,愤愤不平地抱怨说,以前砍掉一个人的头可以得到两块银元,现在却只有一半。他们觉得太不划算了,但转念一想,斩首工作既费时又不费力,还觉得有点幸运。

谈话结束时,英国传教士花了九块银元买下了刽子手的刀。刽子手听说有利可图,欣然与他转手。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两位传教士留下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评语--这把刀今天还挂在我的墙上。它总是提醒我不要相信我读到的关于中国文明进步的东西。“

斩首这样残忍的事情,深深烙印在两位英国传教士的脑海中,他们作为早早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教育的文明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人类像动物一样被残酷屠杀,活生生的生命被如此轻描淡写地剥夺,而旁观者却如此麻木不仁,拍手称快。最终,他们对当时的中国人做出了如此武断的评价。

摘要:

鲁迅曾在《莫罗西李说》论文中用这样的句子评价英国诗人拜伦对待麻木无意识同胞的态度:“(诗人)重视独立,热爱自由。如果一个奴隶站在他面前,他一定是悲哀而不满,悲哀而悲惨,愤怒而不争……”

正是鲁迅用拜伦对别人的评价来评价当时的中国人,以此来悼念自己的不幸,以此来愤怒。

这也是作者对打着这些龙旗号的奴才的态度:他们被黑暗的封建制度压垮,卑躬屈膝,麻木不仁,失去了中华儿女的血性灵魂。

他们活得无异于行尸走肉,麻木不仁,毫无知觉。每天,我都在不断的恐惧中。

一个人活着,站在天上,走在地上,必须像人一样活着,有勇气,有人性,有同理心,有同情心,敢于与不合理的事情作斗争!面对压迫,要有“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壮志。这就是作为中华儿女写进血液里的血性方刚和不屈不挠的美德。

这里是《醉影在心》,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du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星雨2024-01-08 04:51星雨[上海市网友]103.238.142.109
    围观群众欢呼声令人感到不安这种对暴力庆祝值得深思。
    顶7踩0
  2. 唐果兒2023-11-21 04:03唐果兒[澳门网友]202.92.62.24
    这真是幕令人震惊场景清朝刑场残酷实践让人不寒栗。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囚犯被砍头前怒喊一句话 被李世民当场救下 之后为大唐灭掉四国

囚犯被砍头前怒喊一句话 被李世民当场救下 之后为大唐灭掉四国

而其中有一位勇猛的名将,出身最具有戏剧性,死前被李世民在刑场上一念之间救下,后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3-05-09

听到德国总理这句话 英国人的怒火被“点燃”了

听到德国总理这句话 英国人的怒火被“点燃”了

用词不当 默克尔恐遭抨击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在这次会议上,默克尔表示如果任由英国病毒蔓延下去,那么到了今年复活节的时候,德国受感染的人数将是现

2023-06-08

英法因为渔业纠纷“互怼”!法国:我们要用强力语言与英国人对话

英法因为渔业纠纷“互怼”!法国:我们要用强力语言与英国人对话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克莱门特·博恩资料图

2022-12-14

中国的凉拌黄瓜“惹事了”因为英国人的一句话 惹很多网友的争议

中国的凉拌黄瓜“惹事了”因为英国人的一句话 惹很多网友的争议

我们中国的凉拌黄瓜真的是非常常见的凉菜,还有就是这么拍黄瓜,就是法国的一道美食,可是这两道菜的食材也就是黄瓜,也就是口味,就这不一样,你们在做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