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学习国画有捷径吗?有的话估计文章中这几位大师都能哭死

时间:2023-10-01 05:07:02

相关推荐

学习国画有捷径吗?有的话估计文章中这几位大师都能哭死

现在有好多人喜欢国画,喜欢它的朦胧诗意,喜欢它的大气磅礴。不管喜欢它哪一点,国画所展现的魅力绝不是油画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比拟的。其有大气磅礴的水墨山水,也有细致入微的工笔花鸟。而这种从粗犷到细致的表现形式只有中国画才能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想要驾驭这种国画的表现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勤勤恳恳的练习、思考以及对笔法、墨法、色彩、构图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国画大家刚开始接触国画时,不也是勤勤恳恳的练习基本的技法吗?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国画中的笔法进行剖析,后边的文章会依次对墨法、色彩等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初次接触国画的朋友。

不管是国画还是书法,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行笔要有力度。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笔自动人之处在于有意趣。笔要有力度,古人称笔"力透纸背"、"骨法用笔"、"力能扛鼎",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力度与方式,所以用笔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气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笔端纸上,于是使产生了具有节奏和韵律、奇趣横生的用笔。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散锋等区别,以中锋用笔最重要,它是笔法的骨。

中锋用笔时握笔要直,使笔头中间有力,笔锋基本上在笔痕的中央,笔痕呈圆柱形。在中间运行过程中,笔锋不能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微小左右,上下摆动,笔锋前进的方式也不是勇往直前,而是进三步,退一步,作巡回式前进,(当然这种巡回是很微小的,通过书写者的手指感觉的,或是从写好的作品中感觉到的,旁边观看的人不一定能很仔细的观察到)使墨汁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堆积,体现立体感,这就是涩行。这种效果也就是古人说的“屋漏痕”。

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有时出现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的效果,能同时表现线与面。

逆锋用笔是将笔头倒逆而行。顺笔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随,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苍劲、古拙的效果。

拖锋用笔。拖锋也叫拖笔、露锋。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

散锋用笔。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

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凡笔有四势,谓筋、骨、肉、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改谓之气。"我们常说的笔断意连就是这个意思。笔势试用笔的灵气和情感,笔法根据画者的强弱节奏,变化多端,连绵不绝的笔墨效果。一气呵成,连接起来,形成相互的联系,笔法因此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气脉相连,笔走龙蛇。笔笔相连,笔笔相生,因此可见气势不可止,气势恢宏。

古人总结了用笔的几种特点:

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只有控制住笔,线才能平实有力。

2.圆,如"折钗股",丰腴,光滑圆润,圆转有力,富于弹性,转折自如,刚柔相济,富于弹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不漂不浮,象刻进墙皮,沉稳有力。线条是高度控制,行处皆留,意到笔随。宋郭熙说:"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试;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

4.重,如"高山坠石",下笔就有力量,笔的压力要大,要压得住纸,充满力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如"百川归海"、"惊蛇入草"。

这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笔法内容,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异梦”2023-12-05 08:33异梦”[四川省网友]115.120.218.121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要求。
    顶10踩0
相关阅读
中国画不可画真山真水?张大千登门请教 对方一句话让他陷入沉默

中国画不可画真山真水?张大千登门请教 对方一句话让他陷入沉默

这一类作品,就成了传统国画的重要类型山水画

2023-08-04

中考英语|风筝节气中国画进考题!突显中华文化(附真题答案)

中考英语|风筝节气中国画进考题!突显中华文化(附真题答案)

佛山南海区西樵中学英语科组长 吴金宜:篇章选材较新颖难度与去年持平2020年广东中考英语试卷命题与去年相比,题量和卷面总分与去年基本一致,但部分题

2023-09-03

关松房收到的最高文化机构回函 描述了国画生态和国画改造的途径

关松房收到的最高文化机构回函 描述了国画生态和国画改造的途径

这是关瑞之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来自官方最具权威性、最为具体的一份早期资料

2008-12-22

中国画的“本”是笔墨之间的文化

中国画的“本”是笔墨之间的文化

卿本佳人。轻点容妆,素心兰香,自是楚楚可人。至真至纯,无暇映身自然生。如意心,无拘无束,观自在,出尘脱俗。伊美人,天真烂漫,照样风华绝代。风生

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