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我们在《论语》中能学到什么

时间:2023-09-29 05:53:01

相关推荐

我们在《论语》中能学到什么

当我们刚刚接触《论语》时,认为它是一条条语录,语言朴素、道理浅显,但执行起来却很不易,于是就敬而远之。然而当我们逐渐深入,慢慢走进《论语》的世界,却发现不一样的天地。《论语》有它的“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它全面、系统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这一思想,劝人为善,劝人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并提供了整体的学习和实践方法。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仁,仁即人,指人与人适当的关系。适当了就符合仁道,不适当就不是仁道。仁道也即人道,人道,做人的道理,上至执政者,下至平民百姓。执政者有做执政者的道理,平民有做平民的道理,虽然他们的理想、境界、目标不一样,但他们都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的方法。“仁者,善行之大名也。”(《论语注疏》)做到了仁者,就合了仁道。怎样合仁道?孔子在《论语》娓娓道来。

诗书礼乐

第一是合礼乐制度,“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论语注疏》)我们从《论语》中选取几章来说明。

在《八佾篇第三一七》,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是说,子贡想要废除告朔之礼所供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不舍得那只羊,我不舍得那种礼。”子贡的想法就是社会上很多普通人共同的观点,认为礼不再重要,不必完全拘泥于礼的俗囿。但孔子不认可,他认为礼不可废,一旦礼坏乐崩,国将不国,人与人就没有“仁”可谈了。

在《子罕篇第九三》,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意思是,孔子说:“大夫的礼帽以麻织成,这是礼制的规定;现在大家都戴以丝织成的,这样比较节省人力,所以我赞同大家的做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磕头,这是礼制的规定;现在大家只是升堂后再磕头,这样显得不太恭顺。所以,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合,我还是赞同要先在堂下磕头。”

孔子不是死脑筋,他乐于变通,无适无莫,“无可无不可”,既然有些礼在时代变迁过程中没有损害礼的本质,只是形式、表面有了变化,无关紧要。但有些礼是万万不能变的,比如“拜礼”。

礼和乐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第一一二》)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乐主和”,乐的篇章在《论语》里有不少,如“三月不知肉味”,“尽善尽美”的“韶乐”等。

礼乐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它的本质是希望人们通过礼乐来达到仁。在《八佾篇第三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可以反过来说,没有了礼,没有了乐,当然也无所谓仁了。

再说诗书,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引用和谈及《诗经》,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人真诚的情感。他用一句话概括《诗经》为“思无邪”,就是告诉弟子们,《诗经》的每一篇章无不出于真情,做到朴实、真诚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说话艺术

第二教人怎样“言”。有人不禁嗤之以鼻了,说话谁不会,还要人教!当然不是人人都能说话,都会说话。说话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论语》里有很多能说会道的人,如宰我,如子贡,现实中谁有他们的口才,然而他们还是经常被孔子批评。一个被骂“朽木不可雕也”,一个被骂“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让孔子来告诉我们,怎么“言”。

在《里仁篇第四二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说话要谨慎可以说是人人的共识了,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言语要谨慎?因为它符合仁的标准。

《子路篇第十三二七》,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孔子说:“刚强、果决、朴实、口拙,这样,就接近人生正途了。”孔子也说:“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3》)意思是,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3》)

孔子在这方面为世代人作出了表率,在《乡党篇第十一》,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意思是,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同时很有分寸。

孔子不是不会说话,但他有时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似不能言者”。

为人处事

第三是教人怎样“行”,孔子的观点是“恭、宽、信、敏、惠”,他在《论语》中多次论述。在《学而篇第一一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里仁篇第四二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

行是人们在现实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行”不适当,就无从谈“仁”了。里仁篇第四七(7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意思是,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一个人如果有仁心仁德,则可以做到“无大过”,或“有过则改”。

行仁难,在《雍也篇第六二八》,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行仁的人在努力修行的同时,时刻想着他人,时刻影响和帮助他人。

行仁又不难,在《述而篇第七二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孔子说:“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只要有志行仁,时时刻刻,到处是机会。

所以我们在平常为人自处事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子路篇第十三一九》,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意思是,樊迟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平时态度庄重,工作认真负责,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偏远的落后地区,也不能没有这几种德行。”

在行仁时,孔子告诫我们有不能触碰的底线和原则,在《颜渊篇第十二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要努力做到这些话。”

对错善恶

第四是学会甄别,认识君子和小人,仁者和不仁者。

君子和小人区别太多,如“君子怀德”而“小人怀土”,“君子求诸己”而“小人求诸人”,志向和追求完全相反,在此不一一论述。

从礼的方面讲,“克己复礼”为仁,“不以礼节之”“不可行”;从“言”的方面讲,“巧言令色”是不仁,而“刚、毅、木、讷”则“近仁”;从“行”的方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为仁,反之则不仁;从坚持的方面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而他人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持之以恒

第五是内心始终不渝对仁的坚持,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把仁当作忠贞不渝的信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永不违逆。

在《里仁篇第四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坚持如此。”

在人生路上,无一刻放松,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始终与仁相伴。在《述而篇第七一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专心研究《易经》,以后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只有坚持不懈,只有忠贞不渝,最后才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SHIYAN2024-01-25 22:18SHIYAN[国外网友]210.12.125.220
    3.通过读《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受益提高自己修养和素养。
    顶8踩0
  2. 富城门窗2023-12-17 08:49富城门窗[河南省网友]203.5.180.152
    @静默子2.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人间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对人生有着很大启示。
    顶3踩0
  3. 静默子2023-11-07 19:21静默子[澳门网友]203.15.131.102
    1.《论语》是中华文化经典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人生道路智慧与哲理。
    顶1踩0
相关阅读
孔子论语大全:30个眉清目秀的女宝名字 个个都是逃不掉的心动

孔子论语大全:30个眉清目秀的女宝名字 个个都是逃不掉的心动

一、论语智慧古语,字字珠玑,读懂受益一生!更可以作为起名参考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

2023-08-11

小男孩起名:20个《论语》有情有义的男孩名字 太惊艳了

小男孩起名:20个《论语》有情有义的男孩名字 太惊艳了

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钱穆先生如是说

2010-03-05

孔子「论语」精选:淡雅脱俗的小宝宝名 你最喜欢哪一个?

孔子「论语」精选:淡雅脱俗的小宝宝名 你最喜欢哪一个?

每个人出生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名字则是由两到三个汉字组成的

2016-06-12

女孩起名:20个论语优雅大方的鼠宝名 个个高贵雅致

女孩起名:20个论语优雅大方的鼠宝名 个个高贵雅致

当时学生们各自记录了老师对于他们的教学与训诲内容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