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林黛玉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时间:2023-09-24 03:29:01

相关推荐

林黛玉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红楼梦》问世以来,读者就对林黛玉的容貌千般猜测万般遐想。曹翁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写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写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写湘云“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写袭人“容长脸面”等等。唯独对林黛玉的身材长相却惜墨如金,但是却又给了我们一种看似不写,实则写了很多的感觉。

不难理解,曹翁这样处理的目的其实是告诉我们,林黛玉的美是不能用具体的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显得太艳;用“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显得太露;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则显得太平;用“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显得太俗。于是曹翁只能用只可意会的、七分缥缈的,诸如“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枊扶风”这样的文字来轻轻勾勒。

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便觉得她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罥璟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似蹙非罥”和“似喜非喜”这样的文字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描写,并且也仅仅是写了林妹妹的神态而非形态。贾宝玉正是因为捕捉了林黛玉的眉间“神韵”,才为这个“神仙似的”妹妹取表字为“颦颦”,这应该也是他们俩初次心意相通吧。

而粗人呆霸王薛蟠初见黛玉时,他可没能力引经据典了。当时情景是这样的,因为王熙凤和贾宝玉姐弟俩同受马道婆的巫术诅咒一起发病,两人持刀拿棍、寻死觅活、见人杀人、见物杀物,直闹得荣府天翻地覆、人仰马翻,贾府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甚至还有亲戚都来到怡红院,又忙又乱搅作一团。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女人们才来不及回避,所以同样因为要保护母亲、妹妹和小妾香菱不被人挤倒撞倒踩到而忙得不堪的薛蟠,才有机会一睹林黛玉的真容,这一看不要紧,一看便酥在原地。仅此而已,不见任何浮夸的美艳的词,但却可见黛玉的美是惊艳的,惊艳到令人词穷的,或者说用什么词形容都是多余的。

而作为读者,我们看到的黛玉的美或许更多,比如四十二回“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调侃惜春画的画应该取名叫《携蝗大嚼图》,戏谑宝钗开的画画的材料单子是为她自己开的“嫁妆单”,材料里有生姜是用来“炒颜料吃的”,这时候的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精灵,这也是她的美的一面:翩若惊鸿。而回到自己的潇湘馆,孤独坐在茜纱窗前听竹林风雨,泪眼盈盈地伏案写作《秋窗风雨夕》的林妹妹也是美的,这时候的她美若带雨梨花,令人心疼。而这些美也都不是她的形象的美,仍然停留在曹翁的初衷里,就象绝不能用贾珍和贾琏的眼睛去看林妹妹的美一样,那样将是对她的亵渎。

总之,林黛玉很美,是仙子一样的美,但我们都没见过仙子的模样,所以不能用文字轻率地形容林黛玉的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风雨中的美丽2024-01-04 23:06风雨中的美丽[宁夏网友]183.91.131.172
    林黛玉美丽让人心生敬畏仿佛她是古代仙女化身。
    顶48踩0
  2. Travelers2023-11-14 13:17Travelers[陕西省网友]118.213.115.201
    林黛玉美貌确实让人惊艳她就像是从画中走出样。
    顶5踩0
相关阅读
浅谈红楼:林黛玉之死乃是咎由自取 贾宝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

浅谈红楼:林黛玉之死乃是咎由自取 贾宝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

一方面因为林黛玉的才貌俱佳,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木石姻缘最终被金玉良缘所取代,许多读者将林黛玉置于一个弱势群体的位置进行审视,进而引发对黛玉的同情

2023-12-24

袭人试探林黛玉 林黛玉说了一句话 成为现代人爱用的一句名言

袭人试探林黛玉 林黛玉说了一句话 成为现代人爱用的一句名言

贾宝玉作为主角之一,风流倜傥,贾府里面的一个小婢女对他也是早已倾心,虽然自己是身份卑微,但是能做个小妾就很是满足了

2023-12-17

“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诗句被林黛玉错引 却格外动人

“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诗句被林黛玉错引 却格外动人

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很多人这里认为有错字,大概是看了红楼梦

2019-04-24

流星雨唯美句子简短文案

流星雨唯美句子简短文案

流星!我惊喜地看着那美丽的光,欣赏着那美丽的一瞬!2、这流星就像人一样,生命也是同样的短暂,而放出光芒的时候,却也只有短短的一刹那,就在那一刻,让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