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中国最牛的总理 被日本人和德国人痛恨 三句话就让清朝灭亡

时间:2023-09-20 07:01:01

相关推荐

中国最牛的总理 被日本人和德国人痛恨 三句话就让清朝灭亡

上个世纪初期,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轰然崩塌,中国的局势已经极为严峻,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里诸多军阀势力在不断内斗。在1912-1928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北洋军阀时期,此时民国政府虽然已经建立,但领导班子很不稳定,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已经有十几人担任过总理,最快的一任只有六天,总理位置都没坐热就下台了。但是在这十多任总理中有一位仁兄可以说是青史留名了。

这位仁兄生活极为自律,烟酒不沾,不赌不贪,不会用总理的身份去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的民国政府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他的做法非常虚伪,装什么清高呢?也有人认为他确实品质高尚,总而言之厌恶他的人就恨不得把他踩到脚下,敬佩他的人也想把他当成圣人来崇拜。说到这里,可以揭开谜底了。他就是段祺瑞。

在1916年袁世凯暴毙后,段祺瑞成了北洋政府实际上的统治者。虽然实权都抓在他的手里,但是如果要看财富排名,段祺瑞铁定是最穷的。当了几年的总理,名下连一所房产也没有,有高层看不过去,要送他一套房子,但段祺瑞坚决拒绝了。

段祺瑞还有一个经典的举动,用三句话瓦解了清朝。当时年幼的溥仪还在耍脾气,不想清朝就这样灭亡。于是段祺瑞托人传了三句话给溥仪和隆裕太后,说:“兵力薄弱,缺乏粮草,皇上您退位吧!”

轻描淡写的十来个字,却把太后和小皇帝吓得不轻。因为段祺瑞的身后就是整个北洋集团,他说的话自然就是北洋集团的声音,而清政府已经腐朽崩坏,眼看就要咽气了,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和军阀做争斗。而京城里的王公贵族更是纷纷举白旗,这一群长期主张共和的软骨头达成了一致:“除了共和没有其他出路了,我们只能去接受而不能反抗。”

隆裕太后看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而且隆裕也清楚看到清朝灭亡之势已无可挽回,于是做出了解散朝廷的决定。顿时树倒猢狲散,许多大臣和王公贵族逃跑的也有,贿赂北洋政府以保安全的也多的是。

不过也有几个王爷死鸭子嘴硬,他们觉得大清还未亡呢,凭什么要把权力和财富拱手让人。其实啊,也就是心里不服罢了,毕竟荣华富贵不是说扔就能扔的。

段祺瑞对这群死硬分子的态度更简单了,说不通就打呗!他马上下了一道兵谏的命令,意思是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还是不同意共和的话,那可别怪刀枪无眼了。固执的王爷们看到段祺瑞动真格了,心里也没底气了,于是也都纷纷同意了共和的说法。好在这帮王爷识相,没有打算硬扛,所以也没发生流血事件,所以段祺瑞“一造共和”一战功成!

段祺瑞还有一个典故,德国人想用巨额财富收买他,结果被他硬生生的怼了回去。

那是在一战时期,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国在战场上已经形势严峻,当时德国和日本都害怕中国宣战。因为段祺瑞曾经在德国留学,德国公使特地找到段祺瑞来叙旧,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都是些拉交情的废话。最后德国公使看到段祺瑞一直嗯嗯啊啊的敷衍,于是掏出了一百万的支票,口里还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这个举动惹怒了段祺瑞,他直接将支票揉成一团,砸在德国人脸上说道:“德国挑起了战争,中国必然要反对,要宣战!”

段祺瑞这个决定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同小可,后来日本侵略东北时,日本人找到了段祺瑞,想让他帮忙用中国的势力去击败中国人。段祺瑞也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可以看出段祺瑞是个非常硬气和有骨气的人!你们认为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刘二俊2023-11-29 06:15刘二俊[贵州省网友]103.40.223.174
    中国理实在太厉害了连日本人和德国人都对他嫉妒恨恨。他智慧和决策能力简直让清朝不堪击。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此前带头污蔑中国 这次默克尔说了句实话 英国人却彻底炸锅了

此前带头污蔑中国 这次默克尔说了句实话 英国人却彻底炸锅了

据悉,目前有关默克尔的英国病毒言论尚未得到德国政府的证实

2024-01-03

“中国都不行 我们谁能行?”当着整个西方 德国人说了句公道话

“中国都不行 我们谁能行?”当着整个西方 德国人说了句公道话

这场降雨量太大了,强度太高了。我简直难以想象。这已经不止是季风降雨了。一直开着水龙头都无法造成这么大的降雨量。基本上就是天空出现了一个不间断的

2023-09-01

美国正式从德国撤军 俄罗斯怎么看?莫斯科说了句大实话

美国正式从德国撤军 俄罗斯怎么看?莫斯科说了句大实话

这句话,以后可能会让每个欧洲人铭记于心

2011-05-15

起中文名 说中国话 写中国字……外国驻华大使们这样亲近中国

起中文名 说中国话 写中国字……外国驻华大使们这样亲近中国

这些中文名背后对应着的并非中国人,而是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人

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