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一共有8句 为何我们只学了前4句 你知道吗

时间:2023-09-18 06:52:02

相关推荐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一共有8句 为何我们只学了前4句 你知道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四句话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想必大家在小学课本上都学到过!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位列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而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他的成名之作,早在唐代时,这首诗就广为流传,广受赞誉,现代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后,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你知道吗,你在小学课本学到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不完整,只是原诗的前四句,在这四句后面还有四句呢!

后四句是什么呢?为什么教材要删去后四句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完整版”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唐诗三百首》中,“完整版”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共有八句,全诗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据《唐史》所载,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因为诗题是指定的,这种诗又被称为“赋得体”诗,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命题作文”,白居易的这首《草》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成为“赋得体”的巅峰之作,堪称“绝唱”!

因此,这首诗顺理成章的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而之所以要在课本中删去此诗的后四句,主要是源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此诗前四句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野草”为主题来描写自然风光,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毫无障碍的学习理解

第二:此诗后四句抒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需要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才能领会诗中深意,小学生涉世未深,自然难以理解,所以删去

第三:此诗前四句与后四句所表达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前半部分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因为写出了草的“韧劲”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而卓唱千古,鼓舞着人们奋发向上,不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打败,而此诗的后半句笔锋一转,开始写依依不舍,略显凄凉的离别之情,令人伤感。

对于思想还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只需学习领悟前四句所表达的“浴火重生”的思想感情即可,不需要感受后四句的离别之情!

综上所述,我们小时候之所以只学习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是因为后四句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这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确实只应该学习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东西,不可“拔苗助长”!

总而言之,白居易的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名传千古,主要是通过描写野草的“韧性”,表达了顽强向上、不服输、不轻易言弃的精神,正所谓“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二、但是白居易本人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白居易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其祖父与父亲都是当时的下层官吏,所以白居易得以有机会接受教育,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又十分刻苦,乡邻们都认为他日后必定大有作为!

公元806年4月,白居易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尉,从此迈入仕途,公元808年,白居易升任左拾遗并娶得如花美眷,公元814年,白居易守孝期满,回到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这期间,白居易为感激唐宪宗的知遇之恩,总是积极上书言事,提出不少有见地的治国方略,并且写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白居易此举志在补察时政,匡扶社稷,忠心可嘉,但因为太过刚直而受到朝中权贵的记恨!

公元82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请求严惩凶手,虽然他是出于一片好心,但此举实际上有越权之嫌,平日里记恨他的权贵趁机发难,指责他越职言事。

此外,白居易还被人“扒出”他的母亲因赏花而坠井去世,他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此乃大不孝之举,“两罪并罚”,白居易被贬江州!

被贬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被贬之前他刚直不阿,心系天下,敢于上书言事,甚至为了天下百姓当面指出皇帝的过错。

而被贬之后,白居易大受打击,就此消沉,整日消磨时光,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后来唐宪宗驾崩,唐穆宗继位,曾将其调回长安,白居易却不肯留在长安,极力要求外放,最后出任杭州刺史。

公元846年,白居易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小结:

白居易的一生可谓“泾渭分明”,被贬之前“富则达济天下”,立志普度国家、革除时弊,造福天下苍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而被贬江州之后,白居易“穷则独善其身”,之前的意气风发一扫而光,雄心壮志不复存在,整个人性格大变,所作所为再无之前的半点影子!

这与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表达的永不服输、永不言弃的精神大相径庭,如此言行不一,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其实这也不能怪白居易,白居易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唐朝中后期,当时藩镇割据,吏治腐败,国家已经走上了末路,白居易纵然“有心杀贼”,却也“无力回天”。

经过被贬江州一事,他深知以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匡扶社稷,所以他才“自甘堕落”,沉沦下去,但白居易的心中并未真正放下黎民百姓,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多有政绩,为百姓所敬仰,而在他写的《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中“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等诗句也表达了白居易心系百姓,有志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想感情,只是现实逼得白居易不得不低头!

总之,白居易之所以“言行不一”,前后差别如此之大,根源还是在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我们国家现在吏治清明,繁荣昌盛,四海升平,我们是有条件做到“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

所以,努力吧,奋斗吧!

参考资料:《赋得古原草送别》《唐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寻梦@追逐2024-01-14 02:47寻梦@追逐[广东省网友]203.23.140.240
    “离离原草”是美丽诗歌读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为什么我们只学了前4句呢?难道是为了减少篇幅?你知道吗?
    顶0踩0
  2. 阿笨2023-11-27 23:37阿笨[四川省网友]43.240.71.205
    “离离原草”这诗真是美妙动人可惜我们竟只学了前4句。你知道吗?
    顶4踩0
相关阅读
春天有万紫千红 更有离离原上草!教师:踏春不要忘记写作文

春天有万紫千红 更有离离原上草!教师:踏春不要忘记写作文

武汉大学的樱花刚刚落尽,有的人还在深深的遗憾中,没有一睹花林的风姿

2022-12-09

苏轼写了一首诗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苏轼写了一首诗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相信现在大部分的人说话时,那么都会在生活日常用语上,使用一些成语,而且这些成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使得对方,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意思

2018-10-13

孟浩然在春节写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有双重含义 你知道是什么吗

孟浩然在春节写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有双重含义 你知道是什么吗

古人以过年这天的午夜,作为冬季结束,春天开始的分界线

2009-04-27

你知道“千金散尽还复来”吗?可上一句经典百倍 你知道吗?

你知道“千金散尽还复来”吗?可上一句经典百倍 你知道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话在现在的商场上经常被用到,常常被用在人穷困潦倒的时候,翻译成白话就是:就算千两黄金一次性花完了,它也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