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此人不可用” 刘家义在视频中的这句话刷爆网络 官场需要更多直言|明媒正曲

时间:2023-09-16 05:13:01

相关推荐

“此人不可用” 刘家义在视频中的这句话刷爆网络 官场需要更多直言|明媒正曲

明导读:在讲到“你们不要看书记是什么眼神”这句话时,刘家义特意用手指敲了几下桌子。接下来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专门试了一个同志。”刘家义说,本来这名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突然我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说话间,刘家义打了个向右的手势,解释这名同志在他的二度“提醒”下,大反转,立即“向右转”。此处,会场响起一片笑声。文|霍道宏

这两天,一段视频风靡网络,把手机屏刷得滚烫滚烫和,引起大家共鸣。

“可以互相讨论,不同观点都可以互相碰撞,我们要形成这么一个风气,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在这段视频中,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书记坐在长条形会议桌旁,一边打着“相互融合”的手势,一边对与会人员说,“你们不要看书记是什么眼神,那是不对的。”在讲到“你们不要看书记是什么眼神”这句话时,刘家义特意用手指敲了几下桌子。

接下来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专门试了一个同志。”刘家义说,本来这名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突然我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

说话间,刘家义打了个向右的手势,解释这名同志在他的二度“提醒”下,大反转,立即“向右转”。此处,会场响起一片笑声。视频最后,刘家义总结道:“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此人不可用。”这段视频的背景是刘家义谈及要改进会风,不要照本宣科,只看领导眼神的“墙头草”式干部不可用。据悉,这不是刘家义来到山东后第一次对领导干部用人观表态。十天内,他在各类座谈会上至少提及三次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频率不可谓不频繁。这段视频之所以在网络上疯传,是刘家义讽刺了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原则立场,只看领导眼色,“墙头草”随风倒式的干部。正如毛泽东所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而且,刘家义还戳到了一个要害部位,引起大家共鸣,那就是如何培养选拔干部的现实问题。【01】说起“墙头草”式干部,脑海里立马浮起历史上一位“高人”--冯道。在唐末先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后经张承业推荐为晋王所用,任河东节度掌书记。此后,又唐庄宗的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明宗时出任宰相。后晋高祖、出帝时均连任宰相,契丹灭晋后,被任为太傅,后汉代晋后任太师,后周代汉后依然任太师。周世宗征北汉前,冯道极力劝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让他随军,令他监修周太祖陵墓。当时冯道已患病,葬礼完成后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不论那个朝代更换,他都能辅政,这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难怪欧阳修骂冯道:“曾事四姓,相六帝,没节气。”“无廉耻者”冯道那。据说“有奶便是娘!”一词的源头便在这个冯道先生身上。用现代的一则幽默便可概括:小儿子摸妈妈的奶子,妈妈问:“干什么?”小儿子说:“看看有奶不?”妈妈说:“有奶没奶都是你的妈妈呀?”儿子说:“有奶是亲妈妈,没奶就是干妈妈。”

当然,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持不同意见,认为在身处复杂险恶的环境中,能做到明哲保身,这才叫有本事,会办事,会来事,懂规则。最近,看到网上有人总结官场五大定律:一是地方越穷,人们越想当官;二是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三是好人未必是好官;四是个性太强,很难当官;五是不想当官,当不了官。假如你真想当官,也许这五条对你有用。有的甚至是官场典型的“两面人”:白天研究马克思哲学,大讲理想信念,晚上研究冯道哲学,效仿官场“不倒翁”。【02】事实上,“忠诚”于“节操”,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做人的操守,何况为官,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纵观历史,虽然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轻狡反复,唯利是视”之人,不胜枚举。但因识贤用贤而兴、远贤弃贤而衰的事例也不可胜数。大家熟知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其在位前期,开疆拓土,四方政权纷纷归附,文治武功达到顶峰,使大唐帝国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高度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成为“世界首强”。这一骄人成就的取得,固然与李隆基励精图治、矢志兴国密切相关;但从根本上讲,开元之盛,乃是李隆基强化吏治,选贤任能的必然结果。开元年间,李隆基知人善任,任用了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名相均是当时治国理政的杰出人才。在注重高级官员选拔任用的同时,李隆基也特别重视基层官员的选拔任用。开元之初,他亲自参加复试吏部选用的县令,黜退四十多名不合格者,并追究吏部用人不当的责任,促进了吏治建设。在整饬吏治的问题上,李隆基积极采纳“救时之相”姚崇的建议,坚决杜绝了“斜封官”现象,对没有真才实学的侄子也不予照顾。因为他深知,任人唯亲不利于团结更多的人,不利于凝聚民心,不能带来治国理政所需要的能力和智慧。可见,吏治上正轨,开元方始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诗圣杜甫在其《忆昔二首》中对唐开元年间经济社会高度繁荣的赞颂和依恋。但“忆昔”说明,此种情形早已成为往事飞烟。在李隆基在位后期,他一改“圣明皇帝”形象,任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宠信高力士等不良宦官,加之生活骄奢淫逸,鲜理朝政,终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此走向衰落。【03】历史反复证明,事业兴衰,惟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任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选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把大量的好干部识别出来,选拔出来,放到重要的岗位,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第一、要用当适任---树立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构理念。正确的才是第一资源,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只有将人才放在能够充分施展才干的最佳位置上,才能获得最佳效益。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矛盾,必须根据人才的能力、素质高低不同,因人而宜,合理适用,必须根据每个干部的专业特长,综合素质等因素来考虑干部的使用,用当其位。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在用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真正的人才不被重用,而某些平庸之才却得到晋升;再比如:有的干部政治上可靠、能力强,有主见,个性鲜明,适合干主官,如让其唱配角,不但有碍其发展,还埋没了人才;有的人多谋少断,善协调,工作实,但把握全局的能力差,适合唱配角,如让当主官,则容易“娄断不断,反受其乱”,其本身的才能也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为此,选才用人,不仅指对个别干部的考察使用,还包括怎样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把各类人才资源合理搭配,组成结构层次、效能最好的人才群体。实践证明,用当其位,用当适任,必须坚持将人才的能力水平与岗位需求相对应,“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吻合,“成才轨迹”与“成长目标”相一致。【04】第二、要用当其时---树立人才起用的时效理念。古人讲:“言当其时,一字千金;言背其时,一文不值”。用人也是如此。“用当其时”体现在最充分地利用人才处于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最佳时期,只有将人才安排当适当的岗位上,尽量做到“用当其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反之,就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对于德才优秀的干部,一定早发现、早使用,要用当其时,这无论对干部个人还是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都有利。要避免人才在年富力强,志存高远、才能鼎盛,想成就一番事业时不用,而到了年龄到顶、届满到期,才能衰竭时才考虑用,想方设法为一些老同志“抢救”作用“赶末班车”,即使赶上了末班车,干部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作为领导决策者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珍惜他们的“最佳时期”,切实用当其时,提高能力,充分发挥人才“黄金时期”的作用。第三、要用当尽才---树立用养并重的理念。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是使用各类人才的最基本的原则。要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就必须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只有坚持用养并重,着力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人才资源配置科学化水平,才能保证人尽其才,发挥最大效益。【05】但不得不说,当前有的领导者对平时越是使用多的干部,越是借口离不开,舍不得给时间让他们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结果导致这些干部“江郞才尽”。这表面上看,是喜欢和重用干部,实则是害了干部,约束了干部的发展。如此让这些干部长年发条上紧,只被用不被养,让他们没有及时学习提高最终导致才华被“掏空”,及至被时代所抛弃。要使干部一直保持活力,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坚持用养并重,为他们创造良好发展进步的条件,使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丰富营养、增长才干,提高政策水平和为民服务技能,这样我们的干部队伍就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总而言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看,人才资源无疑是最为重要、最有潜在优势、最可持续发展也是最为可靠的战略资源。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到干部队伍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歪风邪气蔓延,往往是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肇始的。因此,必须坚决反对和切实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我想这也是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这一段视频讲话,想要表达的深层内涵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女孩的晴天2024-02-24 03:46女孩的晴天[上海市网友]203.19.24.198
    官场需要更多直。
    顶0踩0
  2. 宋兵乙2024-01-01 12:15宋兵乙[陕西省网友]203.31.204.53
    刘家义在视频中这句话刷爆网络。
    顶0踩0
  3. つ隐姓埋名2023-11-08 20:44つ隐姓埋名[国外网友]103.37.174.181
    人不可用。
    顶0踩0
相关阅读
道德篇:“仁义”|50天32个常考作文主题-24

道德篇:“仁义”|50天32个常考作文主题-24

「来源: |姜汁儿 ID:jiangzhierthu」概念解读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

2020-07-16

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 其实后面2句更精辟

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 其实后面2句更精辟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我们都非常耳熟,意思即是说仁慈的人不适用带兵打仗,由于疆场是猛烈斗争,务必要拼个不共戴天,你输我赢的,若故意过于仁慈,不忍看

2012-06-07

今天聊点高深的话题:“啥是文学?”

今天聊点高深的话题:“啥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一道千古谜题送给在座的各位,相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是略逊一筹!早在很久之前文学就已经有了定义,PS:据说这个定义曾引发两位学者的撕发大

2023-08-06

擦肩而过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擦肩而过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擦肩而过,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近义词有:当面错过,擦肩而过是中性成语,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