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这不是科幻!很可能你说的每句话都在被监控

时间:2023-09-15 07:50:01

相关推荐

这不是科幻!很可能你说的每句话都在被监控

【数码爱好者讯】近日,有关互联网用户信息被盗取的问题再一次引发民众关注。这次事件的起因是iOS更新之后的新功能:

1,如果有App在使用用户的的摄像机,会有一个绿灯亮起;如果有App在使用用户的麦克风,将有一个橙黄色灯亮起。这些小灯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不是新手机里的硬件LED灯管。灯光会直接在iPhone主屏幕上显示。2,如果有App调用了用户的剪贴板,屏幕上方将显示提示条。剪贴板用来存储用户复制的文本,从而让用户能将复制的内容展厅到其他位置。能够访问剪贴板的App可以了解用户的很多信息,获得用户画像后,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向用户定向推荐广告等。这也是当今绝大部分App的常用操作之一。3,如果有App申请你的照片权限,你可以只授权特定的照片或相册,而不是全部授权。在这之前,如果授权应用调用照片,就只能要么全部开放,要么全部不开放。4,苹果应用商店中,App旁边将增加强制性标签,列举该应用收集的用户数据类型,对标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标签。目前,这个功能在内测版中尚未发布,但苹果隐私工程师Eric Neuenschwander介绍,现在苹果正在要求每一个应用开发者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这个功能可能会和秋季的iOS正式版一同发布。5,App用于广告目的的用户追踪将需要获得用户批准。目前,广告主可以使用被称为“IDFA”的ID设备号码更好地发布定向广告,并评估广告效果。在iOS14里,每个想要使用这些ID设备号的应用都需要在用户首次使用时向用户询问授权,用户可以选择“允许追踪”和“禁止追踪”,如果用户希望为广告商提供更多数据以获得更精准的广告推送,则需要明确授权允许。

新系统就像照妖镜一样,把很多App令人不耻的盗窃行为摊开在用户面前。其中中招最明显的,是tiktok(抖音)。

抖音是个短视频 App,虽然也有识别口令码的功能,但使用场景与频率并不太高,然而,却有网友表示,每打1到3个词,抖音就会来获取一下剪贴板。

有媒体报道称,抖音回应"这是抖音识别重复性垃圾行为时触发的,并且抖音会立即推出一个版本更新,取消这功能"。

乍听之下好似态度正确。然而,识别重复性垃圾行为为什么要获取剪切板?剪切板里会有什么敏感的个人信息,显然不言而喻了吧。而既然新版本能够取消这个功能,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个能时刻偷窥隐私的功能本身就不是抖音所必要有的?

除此之外,相信大家还对李小璐和PG One的出轨事件有印象,PG One曾发长文质问,“我储存在草稿箱里面的视频怎么就泄露出去了?”

甚至网传,有网友爆料称,“刚跟抖音运营聊过,这事是他们哪个傻逼员工从抖音后台down下来的,更过分的是这是人家的草稿箱视频。”

事件发生后字节跳动高级公关总监杨继斌在朋友圈回应称,“关于某艺人视频的传言不实。抖音草稿箱视频不会上传到运营审核后台,所以运营审核后台没有任何草稿视频,不存在"抖音员工从后台下载草稿箱视频"的可能。其他情况,我们在继续核实。”

当然,最终的核实结果,我们没有看到。

而有其他媒体爆料,在《“抖音”隐私政策》列明,“为了提升音视频的上传速度,缩短等待时间,当您发布音视频时,在点击“发布”确认上传之前,我们可能会将该音视频临时加载至服务器。如果您取消或因其他原因未成功上传,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音视频。”如此看来,用户确认上传前的短视频,也的确会临时加载至抖音的服务器。

当然,抖音属于国民型应用,至少胜在知错能改。然而,有些网络活动可就不是这么隐晦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接到电话推销的经历吧。他们哪里来的我们的电话?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看房?他们如何知道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学历?

笔者曾经受身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朋友委托,进行过一项测试。朋友曾经怀疑,他们机构的官网被人利用技术手段劫持了。所有访问他们公司官网的用户,只要留下电话,就会被竞争对手盗窃走。而在笔者留下联系方式的第二天,果然有他们公司的竞争对手给我打来电话,在我的再三逼问下,他们选择了沉默和挂断电话。

几个月后,笔者再次联系朋友问及此事。朋友称,可能也不是因为网站劫持,而是因为公司存在“内鬼”,通过不法手段将客户的隐秘信息窃走。

来源:雪球财经

来源:澎湃新闻

比盗取剪贴板更可恶的,是“语音监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哼过的一首歌,打开应用时竟然被推荐了。明明只是嘴上聊了聊某些产品,第二天 App 就推来广告。

有专家辟谣说,这样的技术“过于先进”,一般的企业不会使用。大多数的类似情况可能是由于信息共享导致的。

《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

《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

那么,语音监听真的不存在吗?

英国《卫报》曾曝出苹果智能语音助手Siri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一事,称“苹果公司的承包商经常听到机密的医疗信息、潜在毒品交易,以及不可描述的声音,作为其工作的一部分,为Apple的语音助手提供质量控制”。

文章中称,一小部分Siri录音会传递给为该公司工作的承包商。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各种因素对响应进行评分,包括语音助手的激活是故意的还是偶然的,查询是否可以帮助Siri以及Siri的响应是否合适。苹果表示,这些数据“被用来帮助Siri和听写……更好地了解您并理解您说的话”。

然而,文章披露称,举报人说:“有无数的录音案例,包括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私下讨论,商业交易,看似犯罪交易,性接触等。这些记录伴随着显示位置,联系方式和应用数据的用户数据。”

承包商说,鼓励员工报告意外激活,“但仅作为技术问题”,没有处理敏感录音的具体程序。

然而,能够语音唤醒的,仅仅只有苹果的siri吗?

比语音监听可怕的,是偷开摄像头

几年前,VIVO发布了vivo NEX手机,它拥有诸多黑科技:顶级全面屏、升降式镜头等。然而,它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在于,无意间变成了“流氓照妖镜”。

有不少vivo NEX手机用户发现在打开QQ浏览器的时候,vivo NEX的升降式摄像头会自动升起,有vivo NEX用户测试发现了Telegram会私自暗地启动摄像头,此时NEX的摄像头不同其他一般手机,摄像头会弹出来。(腾讯QQ浏览器公告表明打开应用时摄像头弹出是因为某个调用API错误的bug,目前已经修复;Telegram方面表示弹出原因为调试确认相机处于可用状态。)

那么,偷开摄像头的app真的都是“误会”“bug”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中小学以及部分大学均采取线上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家上网课。而这些“线上”授课软件,而其中两款教育类APP“无限宝”、“课后网”被曝出在直播中,老师可以使用平台赋予的权限,从而打开学生的摄像头、麦克风。

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核验发现:

30%左右的教育类App没有公开“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另有15%左右的App虽公开了隐私保护规则,但是属于格式文本,没有将其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阐明。75%的App首次启动时,申请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且并未同步告知收集目的,部分权限被设置为必须提供,不允许即闪退。甚至还有App首次启动时一次性申请授权所有可能用到的权限,否则无法使用App。而50%的App使用后无法注销账号,一是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注销入口,二是提供了注销渠道,如联系客服注销,但是拨打电话始终显示正忙或没有回应,依旧无法实现注销。

更可怕的是,这些直播APP不仅能够随时打开学生的麦克风、摄像头,甚至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更可以监控学生手机和电脑的一举一动,一旦有学生查看其它网页,或者切换到其它App,就会被软件的锁屏功能提醒纠正并记录下当时的屏幕截图,自动生成认真读列表,供家长查看。

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可以摇身一变变成监控摄像头,而且不仅是图像和声音的采集。根据需要,这些App甚至能够采集你的运动信息和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安装情况。

因此,每当看到有朋友要买带摄像头能语音控制的电视的时候,笔者都会劝阻其慎重选择。

偷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信息就完了?

据媒体报道,2018年1月,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曾接到陈某报案,称讨债人员利用手机定位软件,实时定位到了他所用聊天账号的位置并成功找到本人。陈某表示愿意还钱,但想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

事实令人吃惊。原来,不法分子专门针对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开发出了一款APP(应用程序),能够破解聊天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系统,从而窃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定位误差仅20米至50米。讨债人正是通过这款APP找到了欠钱的陈某。APP甚至“明码标价”,若对方在线,定位1次仅需1元,不在线则需10元。对用户安全至关重要的位置信息,被不法分子如此廉价地出售买卖。

你以为只有不法软件才会盗取你的信息?推特此前曾披露,部分在iOS平台登录多个推特账号并在其中一个账号选择共享位置数据的用户,其相关地理位置数据可能会被分享给推特的合作商,对方将接收到未经用户授权的位置数据。

你以为,你的信息只有企业才偷?

用户信息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富矿,似乎没有组织机构能够对海量的用户信息不动心。

还记得那个被迫逃亡的斯诺登吗?

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该报从斯诺登处获取了一系列文件资料,这些资料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持续入侵中国多家主要电信公司,获取用户手机短信信息,并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络。

雅虎也曾宣布,黑客在 2014 年盗走了公司 5 亿用户的账号信息。雅虎在官方声明中宣布,此次泄露的信息包括了用户姓名、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经过加密的个人密码,甚至包括一些加密的安全问题和答案。公司称,黑客背后可能得到了政府支持,还直言科技公司受到有国家支持的黑客攻击“越来越常见”。

而在以往,苹果也曾拒绝美国政府的要求 —— 要求苹果解锁一部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 iPhone。苹果 CEO 库克气愤地发布公开信表示,政府的要求会威胁到用户的安全,并认为这个要求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案件本身。如果苹果松口给政府提供“一个用户的信息”,成为了科技公司开放用户信息的先例,接下来的要求就会接踵而来了。库克的公开信也得到了包括 Facebook、Twitter、Google 等各大科技公司的声援。

另据据彭博社2019年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根据美英两国之间的一项新条约,包括Facebook和WhatsApp在内的美国社交媒体平台将被迫与英国警察分享用户的加密信息。

这位知情人士说,这项定于下个月签署的协议将迫使社交媒体公司分享信息,以支持对涉嫌恐怖主义等严重犯罪行为的个人进行调查。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英美已同意不对彼此的公民进行调查。在任何情况下,美国都无法使用从英国公司获得的信息执行死刑。

互联网时代,硬件软体,都有可能成为不同组织机构获取个人私密信息的途径,而这里面以社交app尤其常见,至于微X...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じ★ve匄杺哋莣 ♀2024-01-01 02:37じ★ve匄杺哋莣 ♀[山西省网友]203.33.21.109
    这简直是现实版黑镜有点吓人。
    顶40踩0
  2. 曼陀罗谱出的伤感曲调ゆ2023-11-08 05:13曼陀罗谱出的伤感曲调ゆ[山东省网友]103.59.150.159
    真是让人毛骨悚难以置信!
    顶8踩0
相关阅读
科幻界青年艺术家 电影人等共话科幻与传统文化:短视频 短剧集可能是未来3~5年科幻

科幻界青年艺术家 电影人等共话科幻与传统文化:短视频 短剧集可能是未来3~5年科幻

12月12日下午,在第二届中国科普科幻电影周展电影高峰论坛之一的中国科幻新青年领袖论坛上,科幻界青年艺术家、电影人、知名作家、投资人等开启了一场科

2023-08-25

科幻大咖跨界对谈 共话中国科幻文学产业未来

科幻大咖跨界对谈 共话中国科幻文学产业未来

来自国内科幻界、作家圈、出版界等各个领域的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共话中国科幻文学及科幻产业新未来

2023-05-08

一部美国科幻片 男子用文字创造出一女子 演绎现实版的颜如玉

一部美国科幻片 男子用文字创造出一女子 演绎现实版的颜如玉

爱情无疑是美好的,它能让我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2012-05-14

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作品被誉为科幻圣经 他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作品被誉为科幻圣经 他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阿西莫夫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20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