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 张其凤学术探索展开幕在即!

时间:2023-09-14 04:42:01

相关推荐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 张其凤学术探索展开幕在即!

张其凤 刘墉研究专家。南艺美术学博士。山东省九届人大代表。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教授、硕导。北师大兼职书法教授。书作曾参展第二、四届兰亭奖,并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大展如六、九届国展,八届中青展等10余次。出版《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宋徽宗与文人画》等学术著作14部,出版画册20余本,发表论文140篇。在书坛上提出并实践“两面神”创作主张的同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师造化”的创作模式,现有“高音系列”、“云烟气象”与“万物美态”三个系列的作品。《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出版)一书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并一等奖。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文/张其凤

既往展览,约分两种。一是大操大办型;一是圈内雅集简约型。

前一种,往往以卓越的大家题字,辉煌盛大的开幕式,令人眼炫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后援单位,令人仰视的各级领导、专家的出席,来抬高展览档次。而作者则跑软脚地请人、十分头疼地排座次、很不安地费神于请谁讲话、非常纠结地掂量着让谁剪彩。而显得尤其不够厚道的是开幕式之前,让百忙之中赶来的观众们不仅长时间徘徊于展厅门外不得入内,还要被迫参加冗长的开幕式,实是强加于观众的一种阅读暴力!当然,该种模式,虽有种种弊端,但对大型展览而言,仪式化毕竟很重要,因此该模式还是别无选择的一种选择。但对于中小型展览而言,其弊尽显,其优势荡然无存,故今次展览因展制宜,本人决心消除“暴力”,还展览本来面目,且深幸自己的选择今是而昨非。

后一种,圈内雅集,人不在多,只在于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本是好事,尤其是省略俗套,以作品说话,让圈内朋友说真话。这虽低调、简约,但却让人感到求教的诚恳与真实。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在圈外人看来,终有点高冷,有点自娱自乐的样子,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毕竟远了点。

因此,斟酌二者得失,我想最好是行走于二者之间,既不强加于观众以阅读暴力,又不想过于高冷。因此,将开幕式等一切繁文缛节全部省去,以作品论是非,省下时间听真话。至于来宾,不去勉强,不发任何纸质请柬,通过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广泛邀请,但凡莅临者,均是我的的嘉宾与朋友!如有好茶上士光临,在下亦当以香茗相敬,请教于求雨山云雾缭绕之间,身边平添一缕仙气,在飘逸如仙的林老面前,亦诚韵事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看到两位妇女打架悟到“两面神创作思维模式”,便数十年如一日地以此模式在临帖与创作中去磨砺自己的手感与作品。这在莫言、高以俭、王晓光、李强诸位友人给我写的大文中已得到详尽阐发,有兴趣深究者可到网上搜索。在此需要补充的是,我在诸多对立元向两级拓展的训练中,有些走得甚远,已界于书法与非书法之间,这就是本展题所言“对撞”的极致;但毕竟这些训练最终要归拢于书法创作,因此本次展示的作品终究还是“汉字书法”,因此本展题又落脚于“融合”之上。

自认为对于书法艺术至为虔诚,亦自勤奋,但限于天分,又兼学术与杂务分神较多,创作远不够理想。但急于将不成熟之作展示给大家,一是因浦口朋友尤其是林馆同仁不以我鄙陋而诚恳相邀,二是拿出来,想借大家真诚意见中的智慧,助我日后更好前行。

在需高山仰止的林老面前,我诚惶诚恐,就像一个小学生在老师面前交作业一样感到忐忑不安,请能为我点赞的朋友们给我刷屏,以壮我之书胆!

真诚地感谢您,各位尊贵的来宾朋友们!

对撞与融合——张其凤两面神思维模式学术探索展于6月15日在南京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开展

主办单位: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

展览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

展览日期:2018年6月15日至6月22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MIQILO2023-11-25 11:47MIQILO[重庆市网友]113.31.92.205
    抱歉不太理解你要求你可以提供更多细节让我更好地帮助你吗?
    顶5踩0
相关阅读
2019年语言生活研究:热点与趋势

2019年语言生活研究:热点与趋势

因此,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是这一领域在学术上的又一显著特征

2023-10-24

英伦译制社毕业论文Research Gap怎么写 Research Gap超详细攻略

英伦译制社毕业论文Research Gap怎么写 Research Gap超详细攻略

关于论文写作, 如果想获得高分, 一般都会选择未被探索的研究领域来进行, 但这对留学生的学术能力要求很高 同时, Research Gap和文献综述息息相关,

2017-05-31

为构建“中国话语”贡献“上海力量”

为构建“中国话语”贡献“上海力量”

两份学术刊物得到全国社科界的充分肯定,得益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近年来的跨界、破圈和融合实践

2023-07-20

光明日报关注上海社联跨界融合:为构建中国话语贡献上海力量

光明日报关注上海社联跨界融合:为构建中国话语贡献上海力量

两份学术刊物得到全国社科界的充分肯定,得益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近年来的跨界、破圈和融合实践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