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袁枚的一首七律 正话反说 看似旷达 却句句都显无奈

时间:2023-05-25

少年时勤奋刻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飞,实现心中的梦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人活一辈子非常不易,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少年时勤奋刻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飞,实现心中的梦想。可是十年寒窗,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金榜题名,但其中又有很多人,还要经受生命中的各种考验,最后能登上顶峰的人可谓屈指可数。

人到中年,相对地变得成熟,也逐渐地开始淡泊名利。曾经热情似火,如今却好像万事不关心;曾经干劲十足,忽然变得步履沉重。其实有时候并非衰老年长,而是内心迷茫,寻找不到方向。下面介绍袁枚的一首七律,正话反说,看似旷达,却句句都显无奈。

自嘲

清代:袁枚

小眠斋里苦吟身,才过中年老亦新。

偶恋云山忘故土,竟同猿鸟结芳邻。

有官不仕偏寻乐,无子为名又买春。

自笑匡时好才调,被天强派作诗人。

袁枚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少年得志,24岁就进士及第,26岁开始就先后7年在多地担任县令。可是他虽然业绩卓著,却难以得到提升,于是中年后便退隐于金陵安居。

袁枚交游广泛,心胸坦荡,嗜谈善思,直言好论,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这首述志诗作于乾隆26年,作者以自我嘲讽的形式,写自己留恋山水,有官不做,抱着匡时济世的才能,而只能强作诗人,展现了作者才不经用的不遇之感。

袁枚性格散淡,坦率帅直,为人处世不愿随时俯仰,所以他虽有才华,却经常仕途遇阻。首联就发出感慨,诗人说自己是一位小眠斋里的苦吟人,中年刚过,46岁的年纪要说老吧,其实还很年轻。

唐代诗人贾岛是一位苦吟诗人,每每作诗都要反复推敲。袁枚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这里也是以苦吟者自居。而“老亦新”三个字,委婉了传达出作者矛盾的心情,本该锐意进取,却不得不隐居。

接下来具体描写他的隐居生活,偶尔贪恋山水,便已忘故乡;竟和猿鸟相伴,结为友好邻居。诗人的生活看似闲适,其实正反映出他远离朝堂、无所事事的寂寞之感。

人到中年正是经验丰富、又处世稳重的时候,可惜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下,丝毫不敢自立门派,更不可能逾越雷池一步。

颈联更显幽默,有官不做,偏要寻欢作乐;原是纳妾,还以无子为名。古代男子纳妾是一件正常事,偶尔出现在秦楼楚馆更是无可厚非。

但是诗人觉得,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正是因为袁枚闲暇时间太多,才在朋友们的带动下,逐渐地变得世俗和散漫。

最后诗人发出了强烈的感慨,可笑自己枉有救时济世的才华,却被老天爷糊里糊涂地指派为诗人。最后两句好像是痴人痴语,诗人竟然责怪老天爷不长眼,竟然让一位堪为柱国大臣的人才,去做一位百无一用的诗人。诗人为自己感到悲哀,更是含蓄地批判自己所处的时代。

纵览袁枚的这首七律,明白如话,又含蓄蕴藉。作者正话反说,表达自己心中的愁怨与无奈之情。首联交代自己的身份和年纪,虽然每日苦吟,其实人到中年却不甘寂寞;颔联看似恬淡,而“忘故土、结芳邻”,更是一种孤寂的表现。

颈联表明上表现出“偏寻乐、又买春”,其实他在骨子里,却谴责自己的放浪和散漫;最后两句更是将自嘲写到了极致,无人诉苦,只好责骂老天爷,这样至少可以让心里爽快一点。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袁枚的一首七律 正话反说 看似旷达 却句句都显无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