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对大米的记忆 这是写给七十年代的一篇文章!

时间:2018-06-30

对大米有记忆是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我妈叫我帮着去米店买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9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上次写过一次大米了,这一次再写一次。对大米有记忆是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我妈叫我帮着去米店买米。她叫我一次不用买多少,一次买十斤就可以了。

那时我家住在番禺的市头糖厂里,那个米店就在一个小市场里。米店的地方很小,旁边的杂货店却很大。一坛一坛的生抽、老抽、醋和酒,要买多少售货员就从坛子里打给你。记得那个时候买米,还是要用粮票的。

不久,米店里有了一次革新,米店里引进了一台碾米机,买来的米可以选择在碾米机里碾一次。我问我妈,为什么要碾一次。我妈说这样米会白一些、好吃一些。我也没管那么多了,每次都交点钱,让售货员把米碾一次。

一恍就十年多了,我在大学里做暑假工的时候,才对大米又有了一次印象。那个时候到广州桥中的一个同事的出租房去玩,他说干脆买点菜回来做饭吃。一路上,他详细地告诉了我大米的行情,好的米多少钱一斤,差的米多少钱一斤。当时差的米只要一块钱一斤,我们买的就是那种一块钱的。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米已经可以一斤一斤地买了。那个朋友说,两个人买一斤足够了。

后来还买了一些白酒,那个朋友将饭菜做好了,我们吃着喝着。饭菜的份量有些不够,而且肉类偏少,我吃到最后还喝吐了。恰巧那个朋友的女朋友也来了,她又跑出去买了些桔子回来给我醒酒。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本来是来留宿的,由于我喝醉了住在那里,还坏了他们的好事。好多年没见那个朋友了,非常的想念他。

六七年后,我结婚了。当时下班后,就到市场去买菜,回家将菜洗好切好,之后开摩托车到汽车站去接我太太。当时真的够匆忙的,不过当时的我还年轻气盛,只记得常常买的是辣椒、瘦肉和烧鸭,对大米价格的印象,反倒一点也没有。

又过了好几年,忽然间我对市场里面的价格异常清楚了起来。瘦肉是六七块,鸡也是六七块,西洋菜和生菜是一块居多,青椒灯笼椒要贵一些,荷兰豆则是蔬菜中的奢侈品了。对于大米的价格,我也非常的清楚。各种丝苗米是两三块,好一些的丝苗米四五块。我买的则是一种一块九的东北大米,倒不是完全因为图便宜,而是觉得这种米确实挺好吃的,吃在嘴里硬硬的,也非常香。

又过了几年,也就是到了现在。我送儿子到爸妈家,我妈说有一种泰国香米,原价是十块钱,现在打折是五块。他们买了两包,要给我一包拿回来尝一下。

我跟我爸讨论起这种香米,其实一顿饭才能吃三两米,三两米也就一块多钱。即使是原价十块钱,也就是三块多钱。花三块钱就可以享受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大米了,这是多么值得的事情呀!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对大米的记忆 这是写给七十年代的一篇文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男孩在超市划破50袋大米 超市要求全赔 宝妈的话令工作人员无语

男孩在超市划破50袋大米 超市要求全赔 宝妈的话令工作人员无语

...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因为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当时觉得这个说法未免太极端,但结合现在频频出现的“熊孩子”事件以及熊孩子家长的态度来看,不由...

2023-01-27 #经典句子

王源的《姐姐》到底好还是不好?这篇文章告诉你

王源的《姐姐》到底好还是不好?这篇文章告诉你

...文字的观点,丁太升对《姐姐》歌词的共鸣,确实是很六七十年代的,那么邹小樱的质疑也就成立了,因为时代变了嘛,80后有80后的理解,60、70后有自己的理解,那么王源这样的95、00有自己的理解又有什么不可呢?不过我总还...

2010-08-03 #经典句子

五本重生年代文推荐:积极向上 立意在八零年代努力生活发家致富

五本重生年代文推荐:积极向上 立意在八零年代努力生活发家致富

...的脚牢牢地踩在了冻着冰渣子的地上,车子应声刹住。《七十年代娇媳妇》作者:素昧平生v书评: 上辈子男主深爱女主,却因为自己的性格而从不表达,女主以为他不爱自己,一步步失望,最后永别了。两人都是相爱彼此的,...

2017-07-18 #经典句子

文学大家冰心指导你 孩子再也不怕写作文

文学大家冰心指导你 孩子再也不怕写作文

...。但作者总会被时代影响,继而被时代打上烙印,在她六七十年代的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痕迹。当然,这无碍于我们对她思想的理解,甚或可以说,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面镜子,从更多样的角度回顾历史。

2023-06-01 #经典句子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北京土语辞典》、《城墙·天桥·四合院儿》等等多篇文章中都记录了作者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在文中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

2015-07-05 #经典句子

谨以此文 送给陈健怡和他的同学们|百家故事

谨以此文 送给陈健怡和他的同学们|百家故事

...去联系。后来,陈仲锐听说马恩永调去了贵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仲锐曾两次到过贵州,在贵阳时,他一直试图寻访马恩永,由于不知确切的单位和地址,他用了个笨办法,把电话本上凡是以化开头的单位,通通找了个遍,...

2013-08-09 #经典句子

「重返九十年代之文学」畅销的兴起 圈子的消逝和私人写作

「重返九十年代之文学」畅销的兴起 圈子的消逝和私人写作

...己抓不住生活了,也找不到自己的读者了。在两年后的一篇文章里,冯骥才几乎是掷地有声地宣称道,一个时代结束了。“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我们心中愈来愈淡薄。那个曾经惊涛骇浪的文学大潮,那景象、劲势、气概、精髓...

2011-07-27 #经典句子

我们天天吃大米 安利几则描写大米的诗句之一

我们天天吃大米 安利几则描写大米的诗句之一

...王荆公忆江阴》宋·朱明之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4、《稻花》宋·董嗣杲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香分天地生成里,气应阴阳子午中。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

2022-12-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