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用最有趣的语言 带你秒懂印度种姓制度!

时间:2017-03-12

一个人负责搬梯子,一个人负责清灰,一个人负责换灯泡,一个经理在旁边指挥,另外还有一个人,专门来陪这位游客说话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印度,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人呢?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西方游客住进了一家印度饭店,发现房间里灯泡坏了,就叫人来换,结果一下子来了5个人。一个人负责搬梯子,一个人负责清灰,一个人负责换灯泡,一个经理在旁边指挥,另外还有一个人,专门来陪这位游客说话。游客当场就双手抱头蹲下了,心想说,哎,我就要换个灯泡,你们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呢,不会是要打我吧。结果对方说:哦,因为在印度,不同种姓的人只能做与自己种姓相符的工作,比如这里只有我是婆罗门,所以只有我有资格和您说话。当然这只是一个讽刺印度种姓制度的笑话,并不是现在印度的真实现状,那么现在印度的种姓制度到底是怎么来的,现状又是怎么样呢?

种姓制度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生活着一群黑皮肤的土著,叫做达罗毗荼人,但是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群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翻过了印度西北部的高山,进入了印度,这群生猛的雅利安人通过战争征服了达罗毗荼人,还把他们变成了奴隶。雅利安人觉得自己皮肤白,所以是高贵的种姓,而达罗毗荼人的皮肤比较黑,所以是卑贱的种姓。总之,这就是最早的种姓制度。但是光这么分级还不够,雅利安人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为了方便管理,干脆按照职业,再划分一下。于是管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就成了婆罗门,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的人就成了刹帝利,做普通工作的农民就成了吠舍,而可怜的达罗毗荼人就成了最底层的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理论

雅利安人搞出的这套理论叫做瓦尔纳灵感来自于印度教,在印度有一部上古经典,叫《梨俱吠陀》,其实就跟中国的《诗经》地位差不多。这本书里面有一首诗,叫《原人歌》,里面就说,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胳膊,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你别觉得当脚就够惨的了,还有一群人被排除在身体之外,连脚都当不上,这群人就是贱民,你看连名字都这么惨。所以真正的分级不是四级,而是五级,贱民还有一个名字,叫不可接触者,什么意思呢,其他的那四个种姓都不能触碰贱民,贱民走过的地方都要清理,连影子都不能和贱民碰上。在瓦尔纳体系中,不同的种姓之间最大的特点是洁净程度,搞宗教的婆罗门一天到晚祭祀念经,觉得自己特别干净,而屠宰,捕鱼,理发,洗衣服,打扫卫生的人,就被认为是污秽的,只能是贱民。为了保持洁净,高种姓的人还倒腾出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规矩,比如高种姓的人不能吃污秽种姓的人提供的食物。再比如,低种姓的男人不能娶高种姓的女人,但高种姓的男人却能娶低种姓的女人。

种姓制度的发展和现状

刚才介绍的瓦尔纳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宗教思想,流传了几千年,但到了19世纪,英国人把印度变成了英属印度,英国人来了一看,哎,印度的传统文化简直是一部管理秘籍啊,一定要发扬光大,于是英国殖民者以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方式,像动植物分类一样,把印度人分成了好几十个不同的品种,彼此之间相互隔绝。英国殖民者说,某些高种姓的群体天生就适合当官,所以可以从事管理工作,而某些低种姓的群体天生就有反骨,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这种管理办法对管理者来说倒是方便了,但被管理的人就不干了,你这是一刀切啊,你这不顾群众的感受啊,你这管理水平也太低下了吧。所以印度独立之后,立刻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并且明文废除了不可接触制,甚至还立法规定,不管是议会,政府机构,国企还是大学里,都要给低种姓的人保留一定的名额,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种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已经消亡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种姓制度还存在么?很遗憾,种姓制度流传了几千年,又在近代被殖民者一再强化,光靠法律已经很难消灭了。毕竟歧视就像恶性病毒,一旦在人的心里扎下了根,或许就永远都抹不掉了。

本文来自科普短片柴知道。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用最有趣的语言 带你秒懂印度种姓制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拿神明作幌子!肮脏的印度“圣女文化”!

拿神明作幌子!肮脏的印度“圣女文化”!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下面图片中这位印度小姐姐很漂亮吧?最近我看到有很多人说她不仅长得好看,而且种姓是“婆罗门”,没错的。既然大家现在都还在议论种姓制度,那么笔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种姓制度下产生的一种畸形...

2012-11-03 #经典句子

两万字长文:承诺人人平等的美国 现实是基于种族的种姓制度

两万字长文:承诺人人平等的美国 现实是基于种族的种姓制度

...有三种种姓制度非常突出,包括挥之不去的、延续千年的印度种姓制度,纳粹德国悲剧式地加速化、令人不寒而栗的、已经正式被消灭的种姓制度,以及美国以种族为基础的、变形的、心照不宣的种姓金字塔。每一个种姓制度都...

2023-11-10 #经典句子

印度人为何用右手吃饭?来说说印度文化

印度人为何用右手吃饭?来说说印度文化

为什么印度人用右手抓饭吃,笔者其实也非常的好奇,小时候就听长者说过,这印度人吃饭右手是用来抓东西吃的,左手是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讲一讲。历史上印度的高种姓和伊朗人的亲戚,低种姓一般都是...

2013-07-01 #经典句子

《三生石上旧精魂》|从人物 观念 心理浅析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三生石上旧精魂》|从人物 观念 心理浅析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

...本观念和文化心理三个方面浅析中国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对印度佛教进行加工和本土化的,对比来看佛教文化的双重丰富性。《西游记》《封神演义》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历史上也还有很多类似的神魔类的书籍,但其实这...

2009-10-14 #经典句子

对不起 你嘲笑的“印式英语” 可能才是“最纯正的”国际英语?

对不起 你嘲笑的“印式英语” 可能才是“最纯正的”国际英语?

...斯语,而英语向任何阶层的人开放。文/柳展雄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赢得2019年印度大选,保住议会多数席位,成功连任。早在第一个任期,莫迪总理就摆出强硬的右翼民族主义姿态,推行“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强化印...

2023-09-26 #经典句子

四大文明古国 为何唯独中华文明延续?教科文主席一句话道破真相

四大文明古国 为何唯独中华文明延续?教科文主席一句话道破真相

...的埃及文明被同化,古埃及人也早已经被灭绝。再来看看印度,古代印度那也是文明很发达,但是后来白种的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将印度的原住民全部贬为贱民,建立了种姓制度。后来印度大地不断的变化统治者,而古代印度的...

2019-05-25 #经典句子

电影《流浪者》:因为一句话 父亲把母亲害惨 把儿子送进了监狱

电影《流浪者》:因为一句话 父亲把母亲害惨 把儿子送进了监狱

20世纪50年代,《流浪者》作为印度本土电影出品公映后,就获得了1953年第六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这使得印度电影在国际上很快会有了重要影响。很快,1955年,中国引进《流浪者》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负责译制。1956年,...

2023-10-12 #经典句子

阿育王时代都市文化发展 医疗进步

阿育王时代都市文化发展 医疗进步

...来鼓励贸易关于仓库、货栈和运输设备的规定说明了,北印度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以后,经济生活有很显着的发展。哈色贡法石窟铭文中叙述,伽罗吠罗扩展了从前另一个国王所建造的运河。政府很关心国内运输,保护贸易路线...

2022-12-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