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他是孔子人生的重要引路人 可《论语》却对他只字未提

时间:2012-01-20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被后代人称作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并非是天生的圣人,他的成长之路上一定也是经过了伯乐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前言: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被后代人称作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并非是天生的圣人,他的成长之路上一定也是经过了伯乐的引领和教导,那么对孔子有知遇之恩的伯乐究竟是谁呢?为什么在整部《论语》之中,都没有关于这位恩人的只字片语呢?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

提起孔子的老师,很多人大概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老子。根据史书中记载,孔子经常跑到老子的住处向他询问礼仪或者做人方面的见解,而老子也每每给予他真切的回复。

《史记》中曾经记载,孔子年轻时带着学生一同到洛阳向老子学习礼仪,临别之时,老子对孔子说:“富贵之人以贵重之礼相送,但我并不富贵,所以我就送几句话给你吧。”这几句话对孔子后来的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这句话既是在褒奖孔子的“聪明深察”、“博辩广大”,亦是在告诫孔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优点而给自己招来祸端,凡事都要先想到别人,再想到自己。据说,孔子带着这样的箴言回到鲁国后,其弟子数量大大增加。

从中,我们足以看出,孔子与老子的确是存在着一种师生关系。但是孔子请教老子问题的时候,他已经为人师表,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老子对于孔子的教诲大多只是寥寥几语的勉励或劝诫,所以老子算不上孔子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更不用说是孔子的伯乐了。

孔子真正的“伯乐”是谁?

孔子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生活“贫且贱”,但这样的生存环境并没有让孔子与身边的孩童一样不知世事,幼稚贪玩。在其他人过家家的阶段,孔子就自己一人在旁边陈列俎豆模拟祭祀典礼,态度端正,神情严肃,显示出对礼的极高尊重。

在孔子长大的过程中,他对于礼的研究已经在当地出了名。但由于他的出身卑微,生活贫苦,即便他的才学很高,也鲜有大夫愿意把他收入门下。

当时,鲁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孟僖子,他认为自己不懂礼法,于是四处求问懂礼之人,经人推荐,孟僖子找到了孔子。在两人交流的过程中,孟僖子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对他颇为赏识。

在孟僖子重病即将逝世之时,他将自己的家人召集起来,告诉他们孔子是“圣人之后”,孔子的十世祖曾将宋国诸侯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他的七世祖连续辅佐三任君王,但是他并不恃宠而骄,而是愈加谦逊有礼。如今孔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如此懂礼,与先人的教诲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即便不能做官,也必然是众人学习的榜样。

彼时的孔子尚且十七岁,孟僖子就对他进行了如此高的评价,这在孔子的人生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后,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果然听从了孟僖子的话,拜孔子为师,孔子从此时起正式踏上了通往“万世师表”的道路。由此可见,孔子真正的伯乐是鲁国大夫孟僖子。

为什么古书中鲜少出现孔子“伯乐”的名字呢?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任何一个能够成就千古功名的人,其背后都必然会有一个能够赏识他或者引导他的伯乐。但圣人孔子却像横空出世的神仙一般,古书中鲜有对其老师或者伯乐的记载。《论语》中记录了那么多孔子的言行,但依旧没有出现关于孟僖子的只言片语。

这其中的原因,如今已经难以探究,最合理的一种解释就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其言行所著,孔子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孟僖子虽然对孔子有知遇之恩,但如果将其写入书中,恐怕会抢了自己老师的风头。如此看来,孔子在教书的时候,还是缺少了一点感恩教育呀。

参考文献《史记》《论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他是孔子人生的重要引路人 可《论语》却对他只字未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中的经典励志名言10则 孔子智慧论人生

《论语》中的经典励志名言10则 孔子智慧论人生

《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2015-10-21 #经典句子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夫孔子站在河边看着上上而去的河水,它突然之间充满了人生的感慨,生活就像一条河,我们很多生活中的美好都像这河水在不停的流逝,不舍昼夜,白天黑夜一课不停,就这样在流失。是在如斯夫五个字如斯,我们已经说清楚...

2023-10-13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是孔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论语是孔子讲课教授学生的课堂实录,这样论语就相当于是一部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的记载者不是孔子本人,那么是谁呢,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

2023-08-05 #经典句子

中学课本节选《论语》 如何学懂悟透呢?先从了解孔子做起

中学课本节选《论语》 如何学懂悟透呢?先从了解孔子做起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表现了他的哲人气度和对人生的感叹。而《论语·阳货》篇中,他欲应佛肿召,在回答子路问话时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又可见他时有风趣的一面。同样,《论语》中也体现了孔...

2023-07-08 #经典句子

大家话经典|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读《孔子家语》有助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大家话经典|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读《孔子家语》有助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鲁网·闪电新闻8月27日讯“看到孔子研究院的成果中有《论语》和《孔子家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闪电新闻独家专访时谈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

2023-09-10 #经典句子

孔子「论语」精选:淡雅脱俗的小宝宝名 你最喜欢哪一个?

孔子「论语」精选:淡雅脱俗的小宝宝名 你最喜欢哪一个?

...。10. 敏讷敏:敏,疾也。——《说文》寓意孩子在以后人生旅途中能具有思如涌泉的优良品质,真正做一个英姿勃勃的人。《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

2016-06-12 #经典句子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一不是终极,必须继续学习,以新的知识、新的文化涵养人生。反思现代教育,德育理应首位却始终不到位,道德理想流于空想,道德实践基本空白,道德规范没有自觉,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却悄然演变成应试教育......

2023-05-10 #经典句子

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段话引发的思索

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段话引发的思索

...们每日为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却忽略到了生活的真谛。人生在世,我们理应为更加美好奢华的物质生活而奋斗,然而我们也要扪心自问我们的初心,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活在世界上不是行尸走肉,而是让自己的内心更...

2023-10-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