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光明文化周末版:野菜五品

时间:2008-07-28

最近回秦巴山间乡村小住,秦岭以南的春来得早,村后山坡和附近平川田野到处绿意盎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作者:风信子

都市生活三十多年,对乡间野菜逐渐淡忘。最近回秦巴山间乡村小住,秦岭以南的春来得早,村后山坡和附近平川田野到处绿意盎然。闲暇时在村外田埂上散步,看见田垄里和田坎边小时候曾经剜过的荠菜,揪过的茵陈、灰灰菜和马齿菜,掐过的苜蓿星散分布,随即采了一些回家,按早年间母亲惯常的做法品尝,勾起三十多年深藏的味蕾记忆。

荠菜是野菜的上品。荠菜学名荠,常生于山坡、田边及路旁等。自古及今,人们乐于采食荠菜。几场春雨过后,田野里散生的荠菜,叶片渐长渐宽,也嫩绿了,鲜嫩的荠菜诱惑着尝鲜的人们,田间剜荠菜的人渐多了。在麦田间寻找荠菜,剜了荠菜在寺庙里煮粥,吃了荠菜粥还留下传世诗句“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这是宋代苏轼留给我们的荠菜记忆。如今,我国大多数乡村里,人们对于荠菜惯常做法是包饺子或做馄饨。饮食讲究的人则用荠菜煲汤,味美且营养价值高。此外,荠菜洗净切成小段晾干,冲水当茶饮,也是茶饮讲究人的做法。

茵陈是野菜的中上品。茵陈学名茵陈蒿,常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吃茵陈习俗,“晨钟梵纲肃,午饭茵陈香”,这是明代王世贞吃茵陈留下的诗句。陕南人吃茵陈普遍做法是,嫩茵陈洗净切碎与面粉糊糊搅拌均匀,撒少许食盐,做茵陈摊馍,风味很独特。其实,凉拌茵陈更具特色,品尝清新芳香茵陈,齿颊久久含香。茵陈熬香米粥也是非常好的吃法,米香裹着茵陈香,清香妙不可言。家乡人把老茵陈枝叶采了晾晒干,遇到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腹胀等症,取出干茵陈熬浓汤喝,一两天就见效。

灰灰菜是野菜的中品。灰灰菜学名藜,古代称“莱”,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间。我国人民食用灰灰菜历史悠久,《诗经》里有“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句,“莱”即现在的灰灰菜,这是古代先民采食灰灰菜的记载。唐诗涉及吃灰灰菜的诗句有王维的“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许浑的“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等。灰灰菜嫩尖洗净放入沸水中立即捞出凉拌,口感好且原真味最佳。灰灰菜做汤,一小绺粉丝,几根灰灰菜,则清香四溢。每年春夏我都采灰灰菜嫩尖,或凉拌或做汤,让灰灰菜独特的清香芬芳家人味蕾。

马齿菜是野菜的中下品。马齿菜学名马齿苋,常生于菜园、农田、路旁等,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马齿菜口感滑腻且微酸,因而属于野菜中下品。我国人民吃马齿菜至少有一千多年历史,晚唐诗人吕从庆在《永丰桥闲坐》诗中有“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记述。陆游有“日高羮马齿,霜冷驾鸡栖”诗句,当年陆游吃马齿菜的做法与我们今天吃马齿菜做法大致相同,煲汤或凉拌或与其他食材炒食。夏天炎热胃口不佳时,把鲜嫩肥硕的马齿菜洗净入沸水焯一分钟捞出,蒜泥香油凉拌,酸爽可口,食欲顿增。陕南人还有一种做法是马齿菜洗净微焯晒干,冬季里干马齿菜焖肉,这是大人和孩子都爱吃的美味。

苜蓿是野菜的下品。苜蓿有多种,因品种不同分布有差异。苜蓿是优质牧草,人吃口感略差。如今食物极大丰富,因而吃苜蓿的人很少。800多年前,一位气质不俗的长者吃着苜蓿心说不是我贫穷才吃苜蓿,而是苜蓿好吃,还强调园子里瓜果都能吃了,有诗为证“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这是宋代陆游吃苜蓿留下的诗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粮食蔬菜非常短缺期间,苜蓿曾填充过很多人饥饿的胃。我对苜蓿的亲近缘于我居住过的北京首都机场家属区,南平里东侧附近有一大片开阔草地,春季密密麻麻的野生苜蓿嫩绿青翠。每年清明前后,我都多次去采苜蓿,清洗好苜蓿控干明水,撒上面粉拌匀,上笼屉蒸二十分钟,出锅吃时洒少许蒜泥醋水,吃起来别有一种滋味。

今天,我们食用的蔬菜种类非常丰富,产量也极其大。可是,很多人依然喜爱野菜,这或许是自古贮存在我们祖先基因里的味蕾信息遗传给了我们,刺激着我们每一代人神经。绿意盎然的春天已经来临,喜爱野菜的人们,郊野踏青赏春之际,采一些认识的野菜,品尝春天野菜的独特清香,那是春天的味道。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2日 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光明文化周末版:野菜五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版:美人靠

光明文化周末版:美人靠

作者:王唯唯在徽州,随意走进一座老宅,久负盛名的“徽州三雕”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的砖雕,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繁刻精镂。除此,老宅廊廓置有的“美人靠”,也是...

2023-06-30 #经典句子

光明日报文化周末版:课本里的山东

光明日报文化周末版:课本里的山东

【课本里的中国】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岁末年初,北方的寒风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耳边呼啸,似乎能掠去人们身上的每一分温暖,时而漫天大雪,大地银装素裹。聆听着雪落下的声音,却不由得让人贪恋起课本中济南响晴...

2018-12-22 #经典句子

湘西赶尸文化的背后秘密 被潘粤明一句话点破?

湘西赶尸文化的背后秘密 被潘粤明一句话点破?

湘西三邪之一“赶尸”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过科学验证,我们也无法亲眼证实。据说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都是去往川东或黔东地区,以采药狩猎或做小生意为生。一般死在那里的人,都是非常穷苦的人。因为根深蒂固...

2009-07-29 #经典句子

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之陕北横山段的土长城(秦 明)

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之陕北横山段的土长城(秦 明)

徒步走横山长城,画横山长城,宣传横山大地上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长城,是横山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横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上、地下均有,煤、石油、天然气—————横山,是明末闯王李自成的故乡。横...

2024-01-04 #经典句子

韦远明县长参观兴安县人民检察院“五个一”党建文化基地

韦远明县长参观兴安县人民检察院“五个一”党建文化基地

11月4日,县长韦远明在政府办陈建安主任陪同下,到兴安县人民检察院参观“五个一”党建文化基地”。县长韦远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细致的参观了兴安县人民检察院党建文化基地“五个一”平台(一个文化展厅、一个党员之...

2017-04-19 #经典句子

杨朝明委员:在孟子诞辰设中华母亲节 弘扬母教文化引领女德

杨朝明委员:在孟子诞辰设中华母亲节 弘扬母教文化引领女德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杨朝明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大力弘扬母教文化的提案。他建议,依托孟母教子故事,设立中华母亲节,对正确引领女德、女教和家庭教育方向,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杨朝明认为...

2023-09-25 #经典句子

文化常识:唐 宋 元 明 清 这些朝代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文化常识:唐 宋 元 明 清 这些朝代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很多个王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虽然它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滚滚东流去,但这些王朝却被我们时时提起。比如它们自己特有的名号,像已经说过的夏、商、周、秦、汉等...

2023-11-17 #经典句子

传统牌匾文化展在广州开幕 展出明万历年间牌匾

传统牌匾文化展在广州开幕 展出明万历年间牌匾

1月1日至2月9日,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展出《隽永地栖居——传统牌匾文化展》。许青青摄中新网广州1月1日电 (记者 许青青)新年伊始,各大文博机构均推出不少文化大餐,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1月1日至2月29日展出《隽永地栖居—...

2019-11-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