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里仁篇第四

时间:2007-08-31

仁也有两种解释:一指人道,一指仁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80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4·1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有两种解释:一、乡里、居住的地方;二、借作动词用,里即居,住在某处。“仁”也有两种解释:一指人道,一指仁者。里仁,一说居住在有仁者(或有仁厚的道德风尚)的地方;一说居于仁道,以仁道为立身的根本。里仁为美,即孟子所说“仁,人之安宅也”(《孟子·离娄上》)的意思。[2]择不处(chǔ)仁:一说选择有仁者(或有仁厚的道德风尚)的地方居住,一说选择仁道而处。择,选择。处,居住。[3]知:同“智”。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居住的地方要有仁者(或有仁厚的道德风尚)才好。选择住处不选在有仁者(或有仁厚的道德风尚)的地方,哪能算是明智呢?”

点评:

重视对居住环境和朋友的选择,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1·8、15·9两章都谈到这个问题,可联系起来读。1·8章说“无友不如己者”,也要从“里仁为美”这一点上来理解,不要简单地理解成眼睛向上,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

注释:

[1]约:穷困。[2]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者是安于仁道,智者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而去行仁。”

点评:

不仁者久处贫困就容易为非作乱,久处安乐就容易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道,才能经受长久贫困或安乐的考验而不走上邪道。可以与6·9、7·15、15·1等章参读。

这一章还提出了安仁和利仁这两种不同境界的区别,也值得注意。仁者对仁道的追求发自内心,行仁才能心安,所以说仁者安仁。智者则是经过学习知道仁有利于己而行仁,所以说智者利仁。14·25章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可以参读。安仁是为己的表现,为己才能安仁;利仁则不免为人,终不能说是仁的境界,也不可谓真正的智者。其间的差别,需仔细体会。

人生修养,就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论语》中多处谈到境界问题,希望读者认真研读领会。可与2·4、6·18章参读。

4·3子曰:“惟仁者能好人[1],能恶人[2]。”

注释:

[1]好(hào):喜爱。[2]恶(wù):憎恨,讨厌。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点评:

樊迟问仁,孔子答:爱人。但仁不是只讲爱人,本章提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好恶两面,爱憎分明。君子的好恶,要以仁为准绳。只有一切从仁出发,才能真正做到爱人和恨人。人有私欲,就有种种算计、顾虑,因而往往不能真正爱其所爱,恨其所恨;甚至还会影响其爱和恨的标准,不能爱其所应爱,恨其所应恨。其结果则是是非混淆,好人不得好报,恶人不受谴责;好人吃亏,恶人当道。唯有仁道通行,才能好人受人爱,恶人被人弃,善道光昌,恶行匿迹,社会和谐。无仁心,好恶也不能适度,“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2·10),“人而不仁,疾之已甚”(8·10)都是其表现。可与17·13、17·24两章参读。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

注释:

[1]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2],颠沛必于是[3]。”

注释:

[1]恶(wū):何,怎么。[2]造次:急遽,仓促。[3]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是依道的要求而得到富贵,就不去接受它;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是依道的要求而得以摆脱贫贱,就不去摆脱它。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又怎能叫作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一定按仁道去做,就是在颠仆困顿的时候也一定按仁道去做。”

点评:

本章谈富贵贫贱的取舍。孔子肯定追求富贵、厌恶贫贱是人之常情,同时又要求按照道义的标准来决定对富贵贫贱的取舍,不用不合道义的手段求富贵,也不以不合道义的手段摆脱贫贱。这涉及人生的一个重要问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两性生活,是自然的;精神生活,社会的道义规范和个人的道德、理想追求,是人文的。物质生活本于人的生理本能,本质上与禽兽没有不同;精神生活则是人所独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所以人应该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以道义的标准指导和约束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义以为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的核心价值。如果只知追求物质的享受,那就近于禽兽了。4·13、16·10、17·23、19·1各章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说的也是同样的思想。还可与4·8、4·9、4·11、6·9、14·45、17·23等章参读。

本章后半说君子不可有片刻违离仁道,哪怕是造次之间,颠沛之中,无时无处,任何条件下,都无不用心于仁。这一点要认真体会力行。可与15·5章参读。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1]。好仁者,无以尚之[2];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3],我未之见也。”

注释:

[1]好、恶:同4·3章解。[2]尚:通“上”。此处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3]盖有之矣:盖,疑词,大概的意思。“有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有肯用力而力不足者,是联系上句“未见力不足者来理解”;二、是指有肯一日用力于仁者,是联系上句“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来理解。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他行仁德,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到自己身上。有人能把他一天的力量都用在仁上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力量不足的人还是有的,我没有见过罢了。”

点评:

好仁和恶不仁,都是很高的境界,难得见到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哪怕用一天时间,致力于仁德修养。虽不能一天用力就成仁人,却也是用一天力见一天功,不会力不从心。这是说道德修养完全依靠自觉的努力,靠日常点滴的积累,只要坚持去做就可达到。问题只在没有去做,没有坚持。可与12·1章“为仁由己”及6·10章参读。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

注释:

[1]观过,斯知仁矣:旧注说,赞同仁道的有三种,仁者是实行仁道才心安,智者是以实行仁道有利于自己而赞同仁道,畏罪者是勉强按仁道去做。赞同仁道的表现虽同,思想本质却不同。因此只看他按仁道去做的表现,还不能判断他是否真有仁心。而过错是人人力求避免的,从一个人的错误最能看出他的内心真情。所以说“观过,斯知仁矣”。有的书引用这一章时写作“斯知人矣”,也通。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和他同类人相同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仁与不仁了。”

4·8子曰:“朝闻道[1],夕死可矣。”

注释:

[1]闻道:闻,听。这里的闻,不是简单听到的意思,而是懂得的意思。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即便当天晚上就死去,也可以无恨了。”

点评:

这一章言简意赅,包含着孔子对人生的根本认识。道,人生的大道,精神生命的追求;死,物质生命的终结。“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是对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关系的认识。人的生命有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方面。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人文的精神生命。所以,精神生命重于物质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全在于此。懂得做人之道,人生才有意义。对道的追求、学习、践行和维护,贯穿于人的一生,构成生命的全部。可与4·5、4·9、7·6、8·7、8·13、15·8、15·31等章参读。

4·9子曰:“士志于道[1],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1]士:古时称士农工商为四民,“凡习学文武者为士”,士是四民中读书习武的人,其地位在庶民之上。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士有志于道,而又以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讨论道的。”

点评:

本章把“志于道”和“耻恶衣恶食”对举,也是谈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的关系。说明“志于道”就要以精神生命为先,把物质生活的追求放在次要地位;如果以恶衣恶食为耻,耿耿于怀,说明其心不在道,志于道只是虚言,所以说“未足与议”也。可与1·14、4·5、6·9、7·15、14·3等章参读。关于士,可与8·7、13·20、13·28、14·3、19·1等章参读。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1],义之与比[2]。”

注释:

[1]适(dí)、莫: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厚薄亲疏,无适无莫就是不分亲疏厚薄。二、敌对和爱慕,无适无莫就是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三、适,专主;莫,不肯;无适无莫就是无可无不可的意思。[2]义:宜也。《论语》中“义”与“道”含义相当,都是指为人之道,是精神生命的要求。比:有两种解释:一、亲近,相近;二、从,听从。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没有非这样做不可的,也没有一定不能这样做的,只是按照义去做。”

点评:

“义之与比”,以义为立身处事的准绳,是孔子对君子的一个基本要求。《论语》里还有“君子义以为质”(15·17)、“君子义以为上”(17·23)和“见得思义”(16·10、19·1)、“见利思义”(14·13)、“见义不为,无勇也”(2·24)等,说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参读。18·8章说到“无可无不可”,可参读。

4·11子曰:“君子怀德[1],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有两种解释:一、思念,二、安于。[2]土:乡土。[3]刑:法制。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总想着道德,小人总想着乡土;君子总想着法制,小人总想着实惠。”

点评:

君子和小人的关注点不同,反映了他们在对待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关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1],多怨[2]。”

注释:

[1]放:有两种解释:一、放纵,二、依据。[2]多怨:一般解释为多被别人所怨恨。钱穆《论语新解》解释为自己心上多生怨恨。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事事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点评:

这一章也是谈对个人物质利益追求的态度,可与4·5章及孔子谈义利关系的各章参读。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意思是说纵然有礼的形式,不以礼让治国,这礼也是没有用的。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那样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国,那对于礼又怎么办呢?”

点评: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本章提出“让”字,礼让连言,特别指出不能礼让,何以言礼?说明让是礼的核心精神之一。在以后的发展中,礼让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市场经济下,人们追求私利,崇尚竞争,礼让往往被认为不合时宜而受到鄙夷。其实,让是人们相处之道的通义,无让即无社会和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市场经济以竞争为动力,然而竞争并非一切。如何认识和处理礼让和竞争的关系,协调礼让和竞争这两个方面,使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8·1章赞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为至德,3·7章谈“君子无所争”,可参读。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1]所以立:指立身的才学,或立于其位的才学。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自己没有能够任职的才学本领;不愁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所知道。”

点评:

这一章反映孔子立身处世的一个根本态度:凡事立足于对自己的要求,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15·20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明确说明了这一点。1·16、14·32、15·18等章反复讲到这一思想。此外,1·1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37章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都可参读。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1]。”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

注释:

[1]贯:贯穿,贯通,统贯。如以绳穿物。[2]忠恕:尽自己的心去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参呀,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通起来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点评: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前人多有不同解释。朱熹认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曾子用忠恕来说明,是因为忠恕是人人能知能行的最浅显的道理,他希望人们能从这最浅显的地方做起,在自己的实践中逐步领会孔子思想。钱穆《论语新解》说曾子此说可以说虽不准确也差得不远了,如果由孔子自己来说,或者会有不同的说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只当此章是曾子阐述孔子的旨意就可以了。

关于忠恕,15·23章孔子说到,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说这是可以终身奉行的。6·28章孔子说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忠。忠和恕,都体现了从自己所欲所恶去理解他人,推己及人的精神。忠是从积极方面讲,尽己之谓忠,从自身所欲理解他人所欲,尽心尽力以助人。恕是从消极方面讲,从自身所不欲理解他人所不欲,避免为他人带来麻烦和不快。核心是为人处事时心里要想到他人,不要只想到自己。这是实行仁学思想的出发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已经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生活准则,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急人之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互谅精神等等,都是推己及人的表现。

忠恕之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尊敬他人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社会公德的基础,可以并应该成为全人类普遍遵行的社会生活准则。上引两章外,还可参读5·11、12·2、12·16等章。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1],小人喻于利。”

注释:

[1]喻:懂得。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点评:

常有人批评儒家把义和利根本对立,只讲义,不讲利。这是一种误解或曲解。全章意思是,君子懂得以义为取舍标准,懂得见利思义,不取不义之财;小人则只知有利,不知利的取舍还有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联系《论语》其他章看,4·5章所说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不去,就是喻于义;4·12章说的放于利而行,就是喻于利。这一章进一步指出这正是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关系的不同态度。从这里得不出义和利根本对立的结论。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都要求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服从于社会的公共利益。对个人利益的获得,都有某种道德的或其他规范的限制,不能听由个人随心所欲地谋取个人利益,不能容许个人的牟利行为危害社会利益,否则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和动乱。“见利思义”“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普遍的、永恒的通义。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利益取舍的是非标准是不同的。所以“见利思义”的原则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又具有时代性,是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变迁而变化的。今天我们提倡“见利思义”,继承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原则和精神,而我们提倡的道、义,则不同于古代儒家的道、义。道、义的内容已经经过了推陈出新的发展。孔子关于义利关系的思想,还可参读4·12、7·11、7·15等章。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自己反省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点评: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对自省的具体说明,可见内省并非“闭门思过”,而是要在现实的交往中,随时、随处对照反省自己,向他人学习。如能这样做,那么与人相处,不论其人贤与不贤,都可对己有益。可与7·21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9·22章“夫子……何常师之有”参读。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1],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2]。”

注释:

[1]几(jī):轻微,婉转。[2]劳:忧愁。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很委婉地劝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不听从,还是恭恭敬敬,并不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点评:

孝敬父母不是要求对父母百依百顺,父母有过错要进行劝谏,但态度要委婉。父母不听劝谏,也还要保持恭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不违抗。这样两个方面相结合,尽孝道而不失原则,坚持原则而不违孝道。我们要很好地去体会。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宦,到外地去求学、做官。[2]方:一定的地方。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点评: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子远游,父母在家担忧。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可与2·6章“父母唯其疾之忧”联系起来读。现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交通、通讯便捷,交往频繁密切,“父母在,不远游”已不合时宜。而父母思念儿女,儿女精神上关怀父母之情不变。“常回家看看”也就替代了“父母在,不远游”成为当今孝的重要内容。具体要求已过时,而精神不可丢;孝亲传统要承继,而实现形式要创新。继承发扬优秀传统要分析把握这两个方面。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这一章已见《学而》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1]。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

[1]知:这里是常记在心的意思。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1]。”

注释:

[1]逮(dài):及,到。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古人的言论不轻易说出口,是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可耻呀!”

点评:

古人以不能说到做到,对自己的言论不能身体力行为可耻,所以出言谨慎。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力行,要求言行一致,鄙弃言过其行、言行不一的特点。可与4·24章联系起来读。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1]。”

注释:

[1]约:约束。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点评:

人贵能约束自己,有所节制。放任情欲,不知约束和节制,必有后患。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

注释:

[1]讷:迟钝。敏:敏捷。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总想言语要迟钝,而做事要敏捷。”

点评:

这一章和4·22章都是谈言行关系,可联系起来读。这里孔子说的言语迟钝,并非真正的迟钝,而是4·22章所说因为怕说了做不到而出言谨慎。而在行的方面,则要敏捷,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还可与2·13、12·3两章参读。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与他亲近的人。”

点评:

孔子一生不为人知,屡次遭遇危难,弟子中不免有人为此而迷惘、动摇。本章孔子所说,既是他信心的宣示,也是对弟子的开导。可与15·1章参读。

4·26子游曰:“事君数[1],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游说:“侍奉君主太烦琐,就会受辱了;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点评:

古代五伦,父子、兄弟、夫妇三伦属家庭;君臣、朋友则在家庭关系之外,二者相类,相处之道也有相近之处。君友有过,劝谏不听,要适可而止,过于急促或烦琐,就会欲荣反辱;求与君友亲近,过于急迫或烦琐,也会欲亲反疏。

作者:钱逊(解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里仁篇第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

在读书时,学到《论语》这篇课文的那节语文课,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师对孔子的评价,说他是大圣人,而且还会听到赵普对宋太宗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话。那么孔子在后世心目中地位这么高到底是不是因为他的这部...

2010-04-04 #经典句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没时间读《论语》 就来读这28句经典!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没时间读《论语》 就来读这28句经典!

《论语》这部书,记录了孔子教学过程中他与弟子们的一些的言语,非常有哲理,常常是一句话就能使人受益终生,所以人们常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来形容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这句话最初是北宋时期的宰相赵普所言。赵普...

2023-06-09 #经典句子

嚷嚷“半部《论语》治天下” 说这话的赵普学到哪些真经?

嚷嚷“半部《论语》治天下” 说这话的赵普学到哪些真经?

作者:都市散步北宋宰相赵普满世界嚷嚷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为世人熟知,留名千古,被后世称为一代名相,也有的说是奸相。01.赵普何许人也?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平,祖籍河北蓟州人。他是北宋开国功...

2023-11-30 #经典句子

历史名人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流传千古的谎言

历史名人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流传千古的谎言

...马功劳,成为一代名臣。赵普读书不多,自言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概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物。赵普读书不多,年轻时与赵匡胤交游,彼此引为知己。后被聘为后周的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幕僚,受到刘词的赏识。刘词去...

2011-05-21 #经典句子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金庸先生提出“仁者无敌”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金庸先生提出“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当时觉得金庸先生,真是幽默。后来看了《论语》,才知道,金庸先生对论语的理解一定很深刻。第四篇是《里仁第四》。本篇主要是讲孔子对于他倡导的仁的论述,偏重于个人修养层面。这些论述今天我们一直在...

2023-12-02 #经典句子

专访 | 永州市宁远一完小校长李国斌:半部《论语》治“天下”

专访 | 永州市宁远一完小校长李国斌: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完小”)校长,谈起修身、齐家、治校,处处离不开《论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②。李国斌的“天下”,即自身、家庭和学校。修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李国斌自幼读《论语》,起初是因为语文成绩不好。...

2023-11-20 #经典句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会这100句经典 你就是国学大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学会这100句经典 你就是国学大家!

...(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

2023-06-07 #经典句子

谁总结的《论语》名句集锦 太有用了!老少皆宜 涨知识!

谁总结的《论语》名句集锦 太有用了!老少皆宜 涨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论语·雍也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____《论语·学而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____《论语·子罕篇》君子周而不比,小...

2011-09-27 #经典句子

久处约与长处乐 在《论语·里仁篇》中寻找易理踪迹

久处约与长处乐 在《论语·里仁篇》中寻找易理踪迹

作为中国人,没有读过孔子《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历代都把这两部书作为第一类经典。《周易》难读,你可以懒惰,但是连孔子和老子的文章都不读,你就不知国学文化到底是什么。炎黄子孙的骨子里...

2023-08-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