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琅琊榜》的结局并不合理 对于“悲剧”的理解需借鉴传统文学

时间:2007-05-10

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了很多声音,说梅长苏最后并没有死,而是被琅琊阁少阁主藺晨的医术所救,并且推出了一部号称没有在正剧播出过的视频片段为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梅长苏到底死了没有?

毫无疑问,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最终的结局都是战死在了大梁北疆。

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了很多声音,说梅长苏最后并没有死,而是被琅琊阁少阁主藺晨的医术所救,并且推出了一部号称没有在正剧播出过的视频片段为证。

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重新来看这段未播出的视频

在这段视频中,梅长苏一直处身于屏风之后,画面中藺晨和小飞流相对而作。武功绝世的飞流颤抖着双手为藺晨奉上了一盏茶,藺晨接过之后举至屏风侧面,像是要递给谁。

就在这时,屏风之后伸出一只让人熟悉的手,接过了这盏茶。

整个画面也就此结束。

于是,很多人都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结局。

但这段视频中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提示,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故事的终场,自然也可以另换一个位置。

如果我们将这一幕场景重新解释一遍,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将这一片段提前到梅长苏出山之前,飞流被藺晨等救回,和梅长苏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孩童心性的飞流在身体好转之后,为梅长苏、藺晨奉上一盏茶,表示感谢。

也就是说,这一幕其实是在故事未开始之前,而不是最终的结局。如此解释,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这段视频之所以没有播出,也正是因为担心观众对于剧情出现误解。

误解什么?自然是误解梅长苏最后没有死的这个结局。

因为小说原著当中,梅长苏确实是战死了的,而《琅琊榜》小说作者和电视剧的编剧都是海宴。同一个人以不同的方式讲述同一个故事,在情节上或有微调,但肯定不会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动。

为何很多人愿意相信梅长苏未死呢?悲剧不应该只有一种形式

可以看到,在一段没有任何时间提示的情况下流出的视频,让很多人为之感动,自发地认定梅长苏没有死。

这就足以说明这样的结局让人更容易接受。

其实,近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于“悲剧”的理解走入了一个狭小的误区:似乎只有结局悲惨、让人遗憾的故事才能算作悲剧。

比如梅长苏最后必须要战死在边疆,才能让故事更为深刻。

有一些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悲剧的,几乎所有的小说、戏曲最终都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这也形成了我们民族固有的审美接受心理,我们看不得太过于悲情的故事。

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窦娥冤》,讲述窦娥受到小人陷害,最后蒙冤而死的故事。

在行刑之前,窦娥曾经发下三桩愿:

血溅白练;六月飘雪;大旱三年。终于,窦娥的冤情惊动了上天,这三桩愿望一一实现,人们这才发现原来窦娥是真的蒙冤而死。

所以这部戏的全名才叫做《感天动地窦娥冤》。

但故事结束了吗?并没有,窦娥死后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只不过被很多人所忽略了。

传统戏曲的形式一般是一本四折,分为四个部分,窦娥死在了第三折中,它之后还有一折需要演绎,才能使得故事得以完整。

最后一折讲述的是,因为窦娥冤死,楚州亢旱,窦天章得知了其女儿窦娥的冤情之后,惩处了恶霸和贪官,为其平反昭雪。

那么,《窦娥冤》是悲剧还是喜剧?我想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部喜剧,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学里的悲剧。

所以说,故事的结局是喜是忧,并不是决定悲喜剧的唯一标准,甚至也不是必要标准。

关于悲剧的作用,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学传统

中国近一百年来的文学受到西方影响很深,尤其是“悲剧”。

在当时,鲁迅、胡适、曹禺等等知名的文学作家都特别推崇西方的悲剧,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文学风格,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西方的悲剧里,无论是人物的命运还是最终的结局,都非常凄惨。比如《哈姆雷特》、《李尔王》等等。

如果按照西方悲剧文学的审美传统,《窦娥冤》这个故事在窦娥身死的一刻就应该完结了,没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在西方的文学传统里,悲剧的力量要大于喜剧和正剧,因为它所带来的震撼是最强烈的,能给观众以更深刻的印象和更强力的冲击,使得人更关注于悲剧发生的原因,进而产生警醒意识。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悲剧的现实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人正是看到了悲剧的功用性,所以才大量引进,纷纷创作,想要用“悲剧”的故事来唤醒国民,救亡图存。

所以在那个时代里,如曹禺的话剧《雷雨》以几乎所有人的死亡为结局,郁达夫的《沉沦》以主人公的沉河为结局,甚至沈从文的《边城》也配有天宝之死。

似乎死亡成为了悲剧的终点,故事悲惨,结局也一定要悲惨,这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冲击。

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传统文学大团圆的结局不仅可以写喜剧,同样可以写悲剧。

《窦娥冤》并不会因为结局的完满而使得这个故事不悲剧,恶霸伏法,冤情洗雪,但窦娥还是死了。

所以,传统文学中,悲剧的力量是通过故事本身来传达的,将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毁灭,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中西方这两种写法不能比较高低,因为目的不同。

西方的悲剧撕开社会黑暗现实的同时,对社会的不公予以批判;中国的悲剧传递对于美好事物毁灭的惋惜,但更注重对于人心的抚慰。《琅琊榜》的故事里,一代贤王、良帅,一支镇国雄师,被小人陷害,成为叛逆。这本身就是一场莫大的悲剧。

无论梅长苏是否复仇归来,也无论梅长苏最后是死是活,这与悲剧本身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那么,本着“好人有好报”的民间接受心理,梅长苏如果最终真的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并没有死去,那么显然除了悲剧的震撼之外,还多了对公道人心的彰显,足以抚慰因为这个故事而心碎的读者与观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琅琊榜》的结局并不合理 对于“悲剧”的理解需借鉴传统文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郭襄留下一句话 道破一个秘密 原来她与杨过的结局是这样!

郭襄留下一句话 道破一个秘密 原来她与杨过的结局是这样!

...更是峨眉开山祖师,如此惊艳的人物,人生却似乎是一个悲剧,以至于金老先生只能用短短一句话来交代她的人生,而不敢着重描写她的生平,原因便在于郭襄的人生太凄凉了。为何凄凉?第一:灭门。29岁前,郭襄的人生可谓...

2008-09-27 #经典句子

救人小伙竟是CEO 结局让人泪目 他们只说了一句话 感动无数人

救人小伙竟是CEO 结局让人泪目 他们只说了一句话 感动无数人

...的事情,就说社会上没有善良的人,是以偏概全,是极度不合理的。这位小伙,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不正是那颗善良的初心吗?“出淤泥而不染”,他在社会乱象频发的今天,敢于出手救人,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

2023-12-12 #经典句子

《余欢水》口碑翻车 从8.4降到7.5 只因大结局中的一句话

《余欢水》口碑翻车 从8.4降到7.5 只因大结局中的一句话

...于《我是余欢水》大结局中的这个情节,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句话是出于徐二炮这个角色的口中,徐二炮属于亡命徒,对人命都不在乎,更不要说是女权了。所以徐二炮说出这句话,或许只是编剧想要强调徐二炮这...

2016-09-07 #经典句子

要理解《陈芊芊》的大结局 不能只看韩影帝说的一句话!

要理解《陈芊芊》的大结局 不能只看韩影帝说的一句话!

...局就是这样,而小千后期做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避开韩烁悲剧的结局,只能像歌词里说的那样“逃不过命运的剧本”。这也是后半部演下去的重要依据。当韩烁剥开香蕉,加速了韩烁的记忆与情感的融合。所以在陈小千第二次回...

2023-10-10 #经典句子

悲伤逆流成河:易遥一句话暗示齐铭结局 片尾认证 花束细节泪崩

悲伤逆流成河:易遥一句话暗示齐铭结局 片尾认证 花束细节泪崩

...关于校园暴力的经典的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易遥是一个悲剧,在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小时候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的场景,可是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爸爸意外去世,只有依靠妈妈来支撑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2016-02-19 #经典句子

《忽而今夏》:章远一句话疑透露结局!比《最好的我们》更加真实

《忽而今夏》:章远一句话疑透露结局!比《最好的我们》更加真实

...他的演技征服了观众。由于原版小说有两个结局,一个是悲剧结尾,所以播到现在,大家都在猜测剧版《忽而今夏》的大结局到底是悲剧还是大团圆结局。其实小编认为章远早已经在前几集剧透过了。一就是大环境规定,早恋一...

2017-09-21 #经典句子

罗慧娟和于文凤的悲剧结局 早已被周星驰母亲写好

罗慧娟和于文凤的悲剧结局 早已被周星驰母亲写好

...。凌宝儿费尽心思大半辈子,给2个未来儿媳妇都写好了悲剧的结局,自以为是在为儿子着想,到头来看到儿子成了如今这般模样,是否有过后悔呢?

2020-03-12 #经典句子

非常霸气的句子 每段故事都有一个结局

非常霸气的句子 每段故事都有一个结局

...你的心得到了你想要的,眼泪才是甜的。用情感看世界是悲剧,用理智看喜剧!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22-11-28 #经典句子